始吾七龄时,宴息思天道。
精虑入窈冥,玄夜漫浩浩。
因念死生情,划焉动中懆。
人生既有终,神仙讵私好。
所期访真诀,炼药驻玉貌。
焉知五十秋,未得展怀抱。
弹剑将远游,沉忧彻苍昊。
始吾七龄时,宴息思天道。
精虑入窈冥,玄夜漫浩浩。
因念死生情,划焉动中懆。
人生既有终,神仙讵私好。
所期访真诀,炼药驻玉貌。
焉知五十秋,未得展怀抱。
弹剑将远游,沉忧彻苍昊。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沈鍊的《咏怀三十首》中的第六首,以深沉的哲理思考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为主线。诗人在七岁时便开始思考宇宙和生命的奥秘,内心充满了对未知的好奇与探索欲。他想象着在幽深的夜晚,思绪飘向了遥远的天际,试图理解生死之间的关系,以及是否存在超越人类常理的神秘力量。
诗人表达了对永恒与短暂、现实与理想之间矛盾的深刻感受。他意识到人生的有限性,对于追求长生不老的渴望,以及未能实现这一目标的遗憾。这种情感的波动,反映了人面对生命无常时的复杂心理状态。
最后,诗人决定踏上远游的旅程,以寻求解答心中的疑惑和解脱沉重的忧虑。这种决绝的态度,展现了他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和对自我超越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以及在面对生命困境时的坚韧与勇气。
彭泽秋高,河阳春满,者番传遍三饶。
待诏当门,尊君环郭,羽毛想像云霄。苏海与韩潮。
有丰湖韵事,湘水歌谣。
贤吏甘棠,儿童竹马喜今朝。执鞭愿附词曹。
奈风尘老我,何处推敲。
西出渭城,南来明月,韶光易把人抛。天外忆王乔。
叹谁言河广,曾不容刀。
安得望耕亭畔,晨夕许诛茅。
真州城里荒园,藤花犹挂无枝树。
挐空紫爪,承烟秃干,飘零无主。
几度徘徊,满庭烟草,一天风絮。
看堆瓴累石,颓垣三尺,都不见,开门处。
曾记昔年歌舞。更安详、食经茶谱。
绣帘促膝,玉阑携手,尽应仙侣。
谁料如今,假山遮断,桥头鹓鹭。
只斜阳一片,暮鸦万点,约将秋住。
仰首青冥。兴亡事、如何杳昧无凭。
狼吞豕突,名士对泣新亭。
手挈江山还晋主,自来只有宋宁陵。那曾听。
新洲鬼语,赤帝神灵。
依然文加九锡,止燕秦乍定,草草还京。
英雄割据,横槊尚有干城。
未知何心宝祚,只俄顷、萧齐将代兴。
叹瓜步、留佛狸祠在,社鼓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