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啼连夜,孤灯坐彻明。
捲帘双燕入,披幌百花惊。
陇上寒应晚,闺中织未成。
管弦愁不意,梳洗懒无情。
去岁闻西伐,今年送北征。
容颜离别尽,流恨满长城。
落日啼连夜,孤灯坐彻明。
捲帘双燕入,披幌百花惊。
陇上寒应晚,闺中织未成。
管弦愁不意,梳洗懒无情。
去岁闻西伐,今年送北征。
容颜离别尽,流恨满长城。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独处、思念远方之人的情境。"落日啼连夜,孤灯坐彻明"表达了夜深人静的氛围,以及诗人独自守着微弱的光亮直到天明。"捲帘双燕入,披幌百花惊"则是环境描写,燕子飞入,帐幕被轻轻揭开,而室内百花似乎也为之震惊。
接下来的"陇上寒应晚,闺中织未成"表明诗人可能是位女性,或是以女性的视角来写作,她在深夜里还在忙着织布,但工作尚未完成。"管弦愁不意,梳洗懒无情"则透露出一种悲凉的情绪,音乐和打扮自己都无法引起诗人的兴趣,因为她心中充满了忧愁。
最后两句"去岁闻西伐,今年送北征。容颜离别尽,流恨满长城"表达了对远方战事的担忧和思念,每年都有亲人离去,从西边到北边,而自己则留在这里,面貌都已改变,满怀怨恨,只能沿着长城久久不能释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景物形象,展现了一个女性对远方出征者的深切思念和对战争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