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把锄头且著书,懒随臣朔怖侏儒。
车肠久自思怀橘,蓬首还应念执殳。
未暇洞天寻小有,尽将世界付南无。
不知南北东西后,肯寄书来问老夫。
且把锄头且著书,懒随臣朔怖侏儒。
车肠久自思怀橘,蓬首还应念执殳。
未暇洞天寻小有,尽将世界付南无。
不知南北东西后,肯寄书来问老夫。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质的作品《和张君玉》,通过诗句表达了一位文人对读书与生活的独特见解。
首句“且把锄头且著书”,诗人以农具锄头与书籍并提,形象地表达了他既热爱耕作也热爱读书的生活态度,展现出一种田园与书斋相融合的生活情趣。
“懒随臣朔怖侏儒”一句,运用了典故,表达了诗人不愿像臣朔那样畏惧侏儒(比喻小人),而是追求独立人格和精神自由的态度。
“车肠久自思怀橘,蓬首还应念执殳”两句,诗人以“车肠”自喻,表示自己内心深处怀念着某种理想或事物,而“蓬首”则形容头发散乱,象征着对现实的不满或对某种理想的执着追求。“执殳”则是手持长矛的意思,常用来比喻投身于某种事业或战斗中。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对理想追求的坚定。
“未暇洞天寻小有,尽将世界付南无”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世界的向往。其中,“洞天”和“小有”都是道教术语,指仙境或隐逸之地;“南无”是佛教用语,此处可能是指佛教的慈悲与宽容。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超越物质世界、寻求精神解脱的渴望。
“不知南北东西后,肯寄书来问老夫”最后两句,诗人以假设的语气询问对方,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之后,是否还会记得这位老友,并寄书来问候。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流露出一种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
夏律乍留灰,秋箭今移晷。
峨嵋岫初出,洞庭波渐起。
河边月桂幽,汉曲天榆丽。
仙车驻七襄,札札弄机杼。
束素愁上衣,凌波泪如雨。
高楼有思妇,切念从军子。
迎寒理衣缝,映日抽纤缕。
岁岁遥相望,而无隔年聚。
如何离别悲,人称河汉女。
鸣玉朝来散紫宸,凤楼回首落花频。
鹓鸿得路争先翥,鹦鹉才高却累身。
直以疏慵招物议,不趋权势正因循。
只因宋玉闲唇吻,自保曾参不杀人。
谩说简书惟物役,犹将谈笑出风尘。
眼前好恶那能定,梦里输赢总未真。
芳草有情皆碍马,江湖何处不通津。
长空淡淡飞鸟灭,客舍青青柳色新。
东涧水流西涧水,锦江春似曲江春。
长沙不久留才子,莫厌伤多酒入唇。
混沌既判成两仪,三才始分人在斯。
失于调摄乃疾病,药本旋生功周施。
天生神农辨百草,气味品尝甘苦知。
㕮咀脩合间汤液,难经素问来轩岐。
著书立言起后辈,济生往往何神奇。
医和医缓及扁鹊,长桑君过演上池。
张刘攻击虽可重,朱李补助同称宜。
曾闻先哲禀大老,不为良相为良医。
兹言百世不泯灭,景仰高风追者谁。
宋韩魏公伯休裔,流芳水木蕃宗支。
云孙医国得家学,年虽未老名先驰。
城南识人谢以德,子患寒疾多阽危。
众医阁手不能救,气息欲绝犹蚕丝。
多君疗治独容易,秘剂一投疾乃夷。
经旬伏枕忽能起,元气渐复回雍熙。
斯须室人复遘疾,疾势况当弥留时。
感君此际心不易,刀圭起死仍无辞。
今当报谢乏琼玖,过我蓬室求声诗。
嗟哉恒心古□□,宋清传作河东词。
今人即古古即今,善行所及皆可师。
况君父祖仕圣代,九天雨露恩沾滋。
清门遥遥衍华冑,金兰玉树荣新枝。
匡山绝胜董仙宅,杏林花煖东风吹。
《谢医士韩克赞》【明·徐庸】混沌既判成两仪,三才始分人在斯。失于调摄乃疾病,药本旋生功周施。天生神农辨百草,气味品尝甘苦知。㕮咀脩合间汤液,难经素问来轩岐。著书立言起后辈,济生往往何神奇。医和医缓及扁鹊,长桑君过演上池。张刘攻击虽可重,朱李补助同称宜。曾闻先哲禀大老,不为良相为良医。兹言百世不泯灭,景仰高风追者谁。宋韩魏公伯休裔,流芳水木蕃宗支。云孙医国得家学,年虽未老名先驰。城南识人谢以德,子患寒疾多阽危。众医阁手不能救,气息欲绝犹蚕丝。多君疗治独容易,秘剂一投疾乃夷。经旬伏枕忽能起,元气渐复回雍熙。斯须室人复遘疾,疾势况当弥留时。感君此际心不易,刀圭起死仍无辞。今当报谢乏琼玖,过我蓬室求声诗。嗟哉恒心古□□,宋清传作河东词。今人即古古即今,善行所及皆可师。况君父祖仕圣代,九天雨露恩沾滋。清门遥遥衍华冑,金兰玉树荣新枝。匡山绝胜董仙宅,杏林花煖东风吹。
https://shici.929r.com/shici/I5ZAUuyr1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