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里徘徊忽四旬,高斋高胜足欢忻。
当轩晓看山横黛,负郭秋成稼覆云。
酌酒屡邀朋契乐,弄琴真与俗喧分。
虔州莫讶迟迟去,乡便恩荣荷圣君。
旧里徘徊忽四旬,高斋高胜足欢忻。
当轩晓看山横黛,负郭秋成稼覆云。
酌酒屡邀朋契乐,弄琴真与俗喧分。
虔州莫讶迟迟去,乡便恩荣荷圣君。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赵抃在虔州守丧期间,回到故乡后的生活片段。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朋友的欢聚以及内心的宁静。
首联“旧里徘徊忽四旬,高斋高胜足欢忻。”开篇点明了诗人返回故乡后,在高斋中徘徊了四十天,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高斋环境的满意之情。这里的“高斋”不仅指地理位置的高,也象征着心灵的高洁与宁静。
颔联“当轩晓看山横黛,负郭秋成稼覆云。”进一步描绘了清晨时分,诗人站在轩前,远眺群山如黛,秋收的田野如同覆盖着云彩,展现出一幅壮丽而丰收的田园画卷。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山峦比作黛色,将稻田比作云彩,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丰饶。
颈联“酌酒屡邀朋契乐,弄琴真与俗喧分。”则转向了人情交往的部分。诗人多次邀请朋友相聚,饮酒谈笑,弹琴自娱,以此来排遣心中的孤独与哀伤,同时也与世俗的喧嚣形成对比,强调了精神层面的追求与享受。
尾联“虔州莫讶迟迟去,乡便恩荣荷圣君。”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离开虔州的不舍,以及对家乡恩惠与君王恩赐的感激之情。这里的“迟迟去”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对离开故乡的依恋。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对君主的忠诚与感恩,体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家国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君主的忠诚,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自然美的佳作。
山堂漠漠开晓烟,何许大士当四筵。
坐忘默识形骸外,持钵植杖风露前。
老龙欲奋屡回首,于菟甚驯非畏鞭。
小儿已解辨人我,抱头怖走成痴颠。
岂知畏爱果何物,手里舍利空烛天。
嗟余耳目更浅陋,喜欢获遇希有缘。
神明泰定始一笑,摩挲粉墨心茫然。
平生崔白画常见,邂逅入眼多弃捐。
莫言人物斗奇崛,醉里落笔神助焉。
汪公昔入魏帅幕,叹息钜壁围神仙。
归寻十疋好东绢,恰有名手能摹传。
提携万里到岭表,尤物自得高人怜。
迩来劫火坏诸有,陪都正苦纷戈鋋。
无力挽河为吹洗,披图感极泪如泉。
春光如许。春到江南路。
柳眼弄晴晖,笑梅老、落英无数。
峭寒庭院,罗幕护窗纱,金鸭暖,锦屏深,曾记看承处。
云边尺素。何计传心缕。
无处说相思,空惆怅、朝云暮雨。
曲阑干外,小立近黄昏,心下事,眼边愁,借问春知否。
喜浓寒乍退。风共日已作,深春天气。轻车载歌吹。
选名坊闲玩,落梅浓李。无端雨细。
动清愁、聊成浅醉。
怅年时、携手同来,笑里绣帘斜倚。佳节匆匆又至。
抚事惊心,忍堪重记。阑情倦意。行不是,坐不是。
闷归来已早,游人回尽,灯暗重门欲闭。
念欢娱、最是今宵,怎知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