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秋声入洞房,朱弦调罢理清商。
琴心自合相如识,可道旁人枉断肠。
一夜秋声入洞房,朱弦调罢理清商。
琴心自合相如识,可道旁人枉断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情感的画面。诗人通过“一夜秋声入洞房”,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秋风与室内的情境相连,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又略带寂寥的氛围。接着,“朱弦调罢理清商”一句,不仅展现了弹琴者技艺的高超,也暗示了琴声能够抚慰心灵,带来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琴心自合相如识”中的“相如”指的是汉代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这里借指知音。诗人借此表达了琴声能与知音共鸣,仿佛是心灵深处的对话,强调了音乐在沟通情感、寻找知音方面的作用。最后,“可道旁人枉断肠”则以反问的形式,点明了在这样的琴声面前,外人的悲伤显得多余,突出了音乐对于心灵的治愈力量和对情感的深刻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以及它在连接人心、传递情感方面的独特价值。
我兄弱龄推了了,手不停披今发缟。
人中滞论能立判,笔下陈言皆力扫。
多如鸡蹠叹积学,大似牛腰看属藁。
败絮自拥不言寒,书床坐穴那知老。
逆旅无人识马周,除舍何当馆孙宝。
水波未合急相过,漱醪聊缓忧心捣。
我家北斗南,卜居近山坞。
浚井得清泉,凿池不择土。
京城井鳞鳞,厥味半甘苦。
谁知城南园,有泉白如乳。
门前车马喧,客醉日亭午。
呼童转辘轳,铜瓶挂修组。
漱齿得甘凉,如风涤烦暑。
心清谈辩驶,舌端洒飞雨。
但恐醉复醒,君眠客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