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园修竹许我移,冒雨栽傍书斋宜。
径扫古烟秋黯淡,窗横疏影宵参差。
淩云老干势矫矫,抱节新箭枝离离。
何须结实待鸾凤,已觉霜雪非能欺。
邻园修竹许我移,冒雨栽傍书斋宜。
径扫古烟秋黯淡,窗横疏影宵参差。
淩云老干势矫矫,抱节新箭枝离离。
何须结实待鸾凤,已觉霜雪非能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戴亨在清朝时期种植修竹的情景与感受。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子生长环境的幽静与竹子本身的坚韧之美。
首句“邻园修竹许我移”,表达了诗人对邻园中修长翠竹的喜爱,以及得到允许将竹子移植到自己书斋旁的喜悦之情。接着,“冒雨栽傍书斋宜”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不畏风雨的精神,也暗示了竹子与书斋相得益彰的和谐氛围。
“径扫古烟秋黯淡,窗横疏影宵参差”描绘了竹林中的宁静景象,秋日的烟雾笼罩着小径,竹影稀疏地映照在窗户上,夜晚时分更显幽静。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以“黯淡”和“参差”来强调竹影的疏朗与夜晚的寂静。
“凌云老干势矫矫,抱节新箭枝离离”两句,赞美了竹子的老干挺拔、新枝繁茂的形象。老干的矫健与新枝的繁密,共同展现了竹子生命力的旺盛与坚韧。
最后,“何须结实待鸾凤,已觉霜雪非能欺”表达了诗人对竹子品质的赞赏。他认为,竹子无需等待鸾凤的青睐来证明其价值,即使面对霜雪的侵袭,也能保持其坚韧不屈的本色。这不仅是对竹子的赞美,也是诗人自身品格的写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生长环境与形态的描绘,以及对竹子品质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坚韧不屈精神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