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径任蓬蒿,衡门闭亦牢。
驹寒宜在谷,鹤倦懒鸣皋。
老树根流髓,重崖石长膏。
樵童更閒静,听我读离骚。
幽径任蓬蒿,衡门闭亦牢。
驹寒宜在谷,鹤倦懒鸣皋。
老树根流髓,重崖石长膏。
樵童更閒静,听我读离骚。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山林图景。诗人漫步于荒草丛生的小径上,衡门紧闭,仿佛与世隔绝。他观察到马驹适宜在山谷中度过寒冷的季节,鹤鸟也显得慵懒,不愿在高岗上鸣叫。老树的根部似乎在流淌着精髓,重崖上的岩石则滋养着大地。诗中还提到一位悠闲的樵童,静静地聆听着诗人吟诵《离骚》,营造出一种和谐与静谧的氛围。
通过这幅画面,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小径、蓬蒿、老树、重崖等自然元素,以及与之相映成趣的人物形象,共同构建了一个远离尘嚣、充满诗意的世界。诗中的“读离骚”更是点明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古代文学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理想境界的憧憬。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哲学思考。
万千劫里小团沙,弹指高筵落桂花。
投辖来修新谱录,入襟饶有古云霞。
行杯上地江湖阔,发匣空山典籍华。
一斗张颠濡首墨,各搀剩酒写槎枒。
懒童挈瓶苦运泉,炊妪泪眦愁湿烟。
西房阴阴窗顶揭,案书打作羊毛毡。
关门早饭一堂坐,汎滥江湖狎单舸。
坐之不安眠亦可,魂梦摇摇恐难妥。
夜中声势差一停,南云漏赤微有星,星芒荦确天生棱。
时予投荒山,与公隔百里。
泬寥天无鸿,但有燧云紫。
燧云连句馀,江河见枯底。
盗贼如猬毛,官衢绝行屣。
报书苦无由,传闻惑生死。
纸笔成废材,何从诉心痏?
坏牖风灯孤,村鸮夜搀鬼。
卧见蚩尤星,阴芒射床觜。
有时梦见公,深墨面容毁。
似悲西风盲,苦漂断矶苇。
民户多不完,谁犹弁矜頍?
但祝公早还,洁身尚非罪。
匿有灵均怀,在眼即湘水。
犹期他日逢,同证此身诡。
置酒明山高,一振气颓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