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云隐》
《云隐》全文
明 / 徐庸   形式: 古风  押[语]韵

白云山前来,不作山前雨。

却度梵王宫,来作高僧侣。

高僧本空虚,白云亦容与。

澹然成隐名,日夕能相处。

变化忘去住,眷恋自寒暑。

无心幸托渠,善幻亦从汝。

荫覆惟如来,空门久称许。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白云在山间自由飘荡的情景,以及它与高僧之间的微妙关系。诗人以“云隐”为题,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白云与高僧的内心世界相联系,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境。

首句“白云山前来,不作山前雨”,开篇即点明白云的动态美,它不拘泥于固定的轨迹,而是随风飘荡,自由自在。接着,“却度梵王宫,来作高僧侣”,进一步展现了白云与高僧之间的神秘联系,似乎白云也愿意成为高僧的伴侣,共同探索精神世界的奥秘。

“高僧本空虚,白云亦容与”,这两句揭示了高僧内心的宁静与白云的悠然自得相互映照,形成了一种和谐共生的景象。高僧追求的是心灵的空灵与解脱,而白云则象征着自然界的纯净与自由,两者之间似乎有着某种默契。

“澹然成隐名,日夕能相处”,描述了高僧与白云在日常生活中相伴相依的状态,这种相处并非表面的共处,而是心灵深处的共鸣。他们共同面对日升日落,体验四季更迭,这种相处充满了深邃的哲理意味。

“变化忘去住,眷恋自寒暑”,进一步表达了高僧与白云在时间流逝中的态度,他们不被外界的变化所束缚,也不因季节的更替而产生眷恋或厌倦,展现出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追求。

“无心幸托渠,善幻亦从汝”,这两句表达了对高僧与白云之间关系的赞美,认为他们的相遇是偶然中的必然,是心灵深处的契合。同时,也暗示了这种关系中蕴含的智慧与美好,如同善幻一般,令人向往。

最后,“荫覆惟如来,空门久称许”,以“如来”象征最高境界,强调高僧与白云的关系最终指向了精神的归宿,得到了长久的认可与赞扬。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人与自然、心灵与宇宙之间的和谐与交融,体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和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徐庸
朝代:明

徐庸,字用理,吴郡人。采辑永乐至正统四代之诗,为《湖海耆英集》一十二卷、《南州诗集》五卷(小辋川乌丝栏钞本)、《高太史大全集十八卷》等。
猜你喜欢

游蒲涧寺谒苏文忠崔清献二公祠

学士来从海上楼,师臣家在岭南州。

白麻不起摇双佩,孔盖高悬望九旒。

岩寺泉通蒲涧月,山庭云落菊坡秋。

榴丹橘绿椒浆碧,吹得参差奉宴游。

(0)

杨民部肖韩入浮丘社得成字

胜侣集柴荆,名山不入城。

飞栖惟乐志,喧寂自浮生。

濠上游方待,河东赋已成。

谷莺啼近客,半似和歌声。

(0)

看奕棋

楸枰对奕向江湍,珍簟朱帘夏亦寒。

自笑旁观松树下,可能犹作谢公看。

(0)

冬日同惟仁叔祥季美君玺季德君美道子虹山赏梅花得园字

馆近梅花大树村,葛洪去后几株存。

香闻半岭空鸾啸,月挂高枝有鹤翻。

岁暮莫吹江客笛,山寒犹在汝阴园。

醉来欲寄游仙梦,一过朱明古洞门。

(0)

和答朱驾部可大登镇海楼见寄

朔雪燕霜是旧游,南来今已及深秋。

正看浴日通鲛浦,忽漫飞鸿过郁洲。

奉使不劳司马檄,题诗多在尉陀楼。

相逢预恐离群易,江水蘼芜绾别愁。

(0)

送李惟实二首·其二

行行西虹桥,将送所欢客。

去矣还乡园,嗟予异疆域。

携手盻征途,须臾已离隔。

江介多风霜,波涛溢川泽。

飞藿离哉翻,浮萍尔何适。

持觞不得留,鸡鸣怅行役。

远道慨以慷,片言重金石。

迟尔蓬山期,愿奋双鸾翼。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