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其四十三》
《诗·其四十三》全文
唐 / 拾得   形式: 古风

余住无方所,盘泊无为理。

时陟涅盘山,或玩香林寺。

寻常只是闲,言不干名利。

东海变桑田,我心谁管你。

(0)
注释
余住:我居住。
无方所:没有固定的地方。
盘泊:生活随性,安闲度日。
无为理:不拘泥于世俗事务。
时陟:时而攀登。
涅盘山:佛教中指达到解脱境界的象征,这里泛指高山。
或玩:或者游玩。
香林寺:带有香气的树林中的寺庙,泛指幽静的寺院。
寻常:平时。
只是:仅仅,只。
闲:清闲,悠闲。
言不干:说话不牵扯。
东海变桑田:比喻世间巨大的变迁。
我心:我的心事或想法。
谁管你:谁会关心。
翻译
我居住没有固定的地方,生活随性无拘束。
时而登上涅盘山,或在香林寺中悠游。
平日里只图个清闲,言语不涉及名与利。
即便东海变成桑田,我的心事谁又会在意呢?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和尚拾得的作品,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开篇“余住无方所,盘泊无为理”表达了诗人对居住之地没有特别选择,只是在自然中随遇而安,无为而治的生活哲学。

“时陟涅盘山,或玩香林寺”显示了诗人时而游历名山大川,时而在佛寺中寻找心灵的寄托,这些都是他追求精神境界的手段。下句“寻常只是闲,言不干名利”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世俗功名利禄的淡泊名利观,他更倾向于过一种平静、安逸且无忧虑的生活。

最后两句“东海变桑田,我心谁管你”则是借用古代传说“东海变桑田”的典故,表达了诗人面对世事变化时的心态。这里不仅仅是在叙述自然景观的变化,更是在暗示一切世间的事物都在不断地变动,而诗人的内心却能保持一份超然,不为外界所扰。这也映射出诗人对于个人情感与外部世界的态度,即便是最亲密的人,也无法完全管理和理解,因此他选择了心灵上的自我隔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拾得

拾得
朝代:唐

唐代丰干禅师,住在天台山国清寺,一天,在松林漫步,山道旁忽然传来小孩啼哭声音,他寻声一看,原来是一个稚龄的小孩,衣服虽不整,但相貌奇伟,问了附近村庄人家,没有人知道这是谁家的孩子,丰干禅师不得已,只好把这男孩带回国清寺,等待人家来认领。因他是丰干禅师捡回来的,所以大家都叫他“拾得”。于唐代贞观年间由天台山至苏州妙利普明塔院任住持,此院遂改名为闻名中外的苏州寒山寺。诗人张继据此留下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
猜你喜欢

村居

不住山居与水居,閒栖树下即吾庐。

穷陬地远人烟静,好梦宵回月影虚。

破俗携锄栽剩菊,试閒烧烛读焚书。

从他晦朔频更序,自叹年来与俗疏。

(0)

赠王蜚之

酒尽狂歌盼国门,风尘游子旧王孙。

如虹意气如霜剑,不肯寻常说报恩。

(0)

夜投慧花庵

黄昏仍买渡,一水就南村。

路黑人归语,天寒僧闭门。

断烟横径口,残雪冻篱根。

感切云萍话,青灯吊梦魂。

(0)

端阳前一日于顾仲瑛席上分题赋得昆山

马鞍山在句吴东,山中佳气时郁葱。

层峦起伏积空翠,芙蓉削出青天中。

六丁夜半石垒壁,殿阁煌煌绚金碧。

响师燕坐讲大乘,虎来问法作人立。

天花散雨娑罗树,闻声供命云深处。

我时细读孟郊诗,兴来更上龙洲墓。

忆昔曾同信信友,七尺枯藤长在手。

数年音问堕茫然,顿觉羁怀醉如酒。

嗟彼习俗耽欢娱,锦鞯细马红氍毹。

画船吹箫挝大鼓,吴儿棹歌越女歈。

只今歌乐难再得,面颜已带风尘色。

何如张宴溪上楼,山光倒浸湖光白。

我爱虎头金粟子,十载论交淡如水。

每怀故旧参与商,三老到门惊复喜。

我留玉山君即归,天风泠泠吹客衣。

人生会合如梦寐,焉能对酒成吁嚱。

我歌长歌君起舞,山川信美非吾土。

褰裳涉涧采昌阳,且向山中作端午。

(0)

宿灌县

千山历尽下平冈,系马斜阳草舍傍。

一片黄茅遮广漠,独留虎迹印清霜。

(0)

钱子湘过别

积霭蔽晴晖,相逢忽启扉。

竹边移旧榻,花里换春衣。

馔值黄鱼出,帘当紫燕飞。

留君应未得,风雨送将归。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