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迥偏留月,山空不住云。
遥怜李太白,曾忆谢将军。
帆影随潮上,樵声隔岸闻。
柳花迷客眼,三月雪纷纷。
江迥偏留月,山空不住云。
遥怜李太白,曾忆谢将军。
帆影随潮上,樵声隔岸闻。
柳花迷客眼,三月雪纷纷。
此诗描绘了牛渚江边的壮丽景色与诗人深邃的情感。首句“江迥偏留月”,以“迥”字突出江面的辽阔,月光在这样的背景下显得格外明亮,仿佛被江水特意留存下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山空不住云”一句,通过对比山的空旷与云的飘动,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变化无常。
“遥怜李太白,曾忆谢将军”两句,借古人之名,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敬仰,以及对英雄豪情的向往。李太白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而谢将军则可能是指历史上的一些英勇将领,这里通过“遥怜”和“曾忆”两个词,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英雄气概的追慕。
“帆影随潮上,樵声隔岸闻”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上景象,帆船随着潮水缓缓前行,而对岸的樵夫砍柴的声音却清晰可闻,动静结合,富有生活气息。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
最后,“柳花迷客眼,三月雪纷纷”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柳絮纷飞的场景,仿佛漫天的雪花,既美丽又稍显迷茫。这一句不仅渲染了季节的气息,也暗含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幻,让人不禁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深情缅怀,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