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时傩》
《时傩》全文
元 / 吴莱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古人重傩疫,时俗事襘禳。

岁阳欲改律,舆鬼寖耀铓。

厉神乃恣肆,魃蜮并猖狂。

侲僮幸成列,巫觋陈禁方。

虎头眩金目,玄制炳赤裳。

桃弧驱灾沴,豆砾毙瘅刚。

八灵悉震慑,六合高褰张。

清宁信不害,动静维吾常。

世途颇险盭,人魅更跳梁。

狐鼠戴介帻,夔魖窃香囊。

煎熬到膏髓,击剥成疕疡。

乘风作国蠹,抵隙为民殃。

自从九鼎没,谁使百怪藏。

瘃寒服褅帛,饥窭食閒粮。

芦花敝汝体,橡栗馋吾肠。

地肤竟卷去,天孽俱彫伤。

神荼欲呀啖,蟠木蔓不长。

蒙倛强颜貌,枯竹无耿光。

圣言谓近戏,五祀徒惊惶。

惜哉六典废,述此时傩章。

(0)
鉴赏

这首诗《时傩》由元代诗人吴莱所作,通过描绘古代人们在农历新年之际举行驱邪仪式的情景,展现了浓厚的民俗文化氛围。诗中不仅提到了传统的驱疫仪式,如“桃弧驱灾沴”、“豆砾毙瘅刚”,还巧妙地将这些仪式与现实社会中的种种困境相联系,如“世途颇险盭,人魅更跳梁”,形象地描绘了社会环境的复杂与人心的险恶。

诗的后半部分则表达了对传统习俗逐渐被遗忘的忧虑,以及对恢复和传承这些古老仪式的渴望。“自从九鼎没,谁使百怪藏”一句,暗喻了文明的衰落与邪恶力量的滋生,而“惜哉六典废,述此时傩章”则直接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仪式价值的珍视,呼吁人们不应忘记并继续传承这些有助于净化心灵、维护社会和谐的传统习俗。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生动的民俗画卷,也蕴含着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和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肯定,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吴莱
朝代:元

(1297—1340)婺州浦江人,初名来,字立夫,号深袅山道人。吴直方子。从学于方凤,博极群书。仁宗延祐七年以《春秋》举进士,不第。退居深袅山中,穷诸书奥旨,著《尚书标说》、《春秋世变图》、《春秋传授谱》、《古职方录》、《孟子弟子列传》、《楚汉正声》、《乐府类编》等书。后以御史荐,授长芗书院山长,未上卒。私谥渊颖先生。有《渊颖集》 
猜你喜欢

闻蝉

晴蝉号玄叶,已动凉秋悲。

响入云俱迥,风回声故迟。

抱贞依露食,远害卜高枝。

羡尔孤清意,夷犹空暮思。

(0)

閒门

閒门芳草寂,坐令青春深。

考索非吾事,栖迟聊独吟。

松风吹带袖,山月净悠襟。

于兹谢烦力,永得静者心。

(0)

卧起即事三首·其三

饭草心犹乐,云眠道益安。

烟花从节换,风雨恣春残。

杜甫惭真隐,陶潜已挂冠。

他时论出处,江海意漫漫。

(0)

柴门遣兴四首·其三

卜宅青山近,临门水色新。

林花春滋碧,巢燕语随人。

漫兴难和侣,投冠差独真。

栖迟琴史意,幸得过芳辰。

(0)

厓山吊古

翔龙殿上瑞光浮,奇石峰前王气收。

玉辇何缘归北极,白鹇多恨逐东流。

行宫莽莽苍苔合,阁道青青麋鹿游。

莫问慈元当日事,碧云沧海不胜愁。

(0)

东山新庙用前韵

东山几度成追忆,此日来游异往年。

祠宇载瞻新气象,衣冠重拜古忠贤。

练拖一带江洲出,黛扫千峰石壁悬。

菊饮不妨移树影,风骚馀韵绕前川。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