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常思归,登台临绮翼。
才见孤鸟还,未辨连山极。
四面动清风,朝夜起寒色。
谁知倦游者,嗟此故乡忆。
千里常思归,登台临绮翼。
才见孤鸟还,未辨连山极。
四面动清风,朝夜起寒色。
谁知倦游者,嗟此故乡忆。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谢朓的作品,名为《同沈右率诸公赋鼓吹曲名二首(其二)临高台》。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孤独感慨。
"千里常思归"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归乡情怀,尽管距离遥远,但心中始终萦绕着回到家乡的愿望。"登台临绮翼"则描绘了一种境界,诗人站在高台上,面对那似乎触手可及的云端,感受着飞鸟归巢的孤独。
"才见孤鸟还"表明诗人注意到一只孤单的鸟儿归来了,而"未辨连山极"则是说尽管看到了归来的迹象,但对于那连绵不绝的山脉究竟有多远,还是不得而知。这两句通过对比,强化了诗人的寂寞和对家乡的渴望。
"四面动清风,朝夜起寒色"生动地描写了高台之上秋风乍起,昼夜交替间带来的凉意。这种自然景象的描绘,不仅衬托出诗人的孤独感,也映射出了时序更迭和季节变换中的无常。
最后两句"谁知倦游者,嗟此故乡忆"则是对前面的情感的总结。诗人自问,谁能够真正理解一个长期漂泊在外、心中充满疲惫的人对于故乡的深切怀念呢?这里的"嗟"字表达了一种叹息和哀求,是对不能回归的无奈与渴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不可遏制的思念。
唤作郎官三十年,淡于名爵自应贤。
摩天灵燄诸生笔,匝地春风使者旃。
手种路松添墓色,门开族井冽炊泉。
淳熙耆旧今无几,忍把豪华万口传。
君为郴桂客,听说道途难。
不过神愁岭,须经鬼哭山。
心平无险路,酒贱有欢颜。
早作还乡计,高堂鹤发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