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柳絮》
《柳絮》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非花还似落花飞,飘泊天涯竟不归。

远道绵绵愁荡子,游丝剪剪上春衣。

离亭藉草重裀软,小雨沾泥积翠微。

轻薄才人争比拟,谢娘风调见应稀。

(0)
鉴赏

这首《柳絮》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柳絮随风飘舞的景象,以及它所蕴含的离愁别绪与季节变换的意象。

首联“非花还似落花飞,飘泊天涯竟不归”,以“非花”开篇,却以“落花飞”的形象来比喻柳絮,既突出了柳絮轻盈飘逸的特点,又暗示了其无根无依、四处漂泊的命运,仿佛是天涯游子,无法找到归宿。这种对比手法,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美感,也深化了主题。

颔联“远道绵绵愁荡子,游丝剪剪上春衣”,进一步将柳絮比作“游丝”,在春天的衣裳上轻轻缠绕,象征着远方的思念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这里的“荡子”指的是远离家乡的人,他们的心如同这绵绵不断的游丝,无论走到哪里,都难以割舍对家的思念。

颈联“离亭藉草重裀软,小雨沾泥积翠微”,描绘了一幅离别后的场景:在离别的亭台旁,草地上铺满了柔软的垫子,小雨轻洒在湿润的土地上,积聚起淡淡的绿色雾气。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强化了离别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尾联“轻薄才人争比拟,谢娘风调见应稀”,则从旁观者的角度出发,指出那些轻浮的文人才子们,虽能模仿柳絮的轻盈与飘逸,但真正能够像谢娘那样,拥有如柳絮般高洁、优雅风度的人却是罕见的。这里不仅赞美了柳絮的特质,也暗含了对高尚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柳絮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变化,更寄托了诗人对人生、离别、思念以及理想人格的深刻思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游道士谷二首·其一

未至二三里,混茫全欲收。

乱云迷谷口,急雨下峰头。

陇麦山田错,苔花石径幽。

何来风气冷,萧飒转如秋。

(0)

全虚花十咏·其十酒花

潋滟杯深几寸鳞,醉中误认武陵津。

玉壶红浸仙葩艳,金斝光浮碧蕊新。

但得樽前堪静赏,何须郊外觅閒春?

韶华九十花如许,不及酴醾饮是真。

(0)

春暮同敬亭贻谋泛月·其三

流水无人古渡头,大家争取小渔舟。

月光波色明于镜,欲把閒身托野鸥。

(0)

听八音琴

细镂栴檀一片琴,风清夜月老龙吟。

无弦妙解寰中趣,有韵翻嫌指上音。

此曲移情来海岸,何人逸兴到山林。

君听此籁纯天籁,应笑秦廷攫爪深。

(0)

寄杨文藻三首·其三

半亩依山宅,小园佳趣饶。

无求上知识,安分足逍遥。

早起勤持咒,迟归醉弄箫。

即斯仙佛侣,愧我逐尘嚣。

(0)

抵家

果然今日到家乡,怪底征鞭恋夕阳。

自学此身犹似客,那堪短鬓一相望。

蒿尘消受三秋雨,菊圃开残九月霜。

几载寒暄方共话,当门瘦马系垂杨。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