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红尘远,何嗟白屋贫。
琴书唯旧物,花竹有新邻。
偃仰堪吾寄,萧条免盗嗔。
携壶颜巷口,半是问奇人。
为爱红尘远,何嗟白屋贫。
琴书唯旧物,花竹有新邻。
偃仰堪吾寄,萧条免盗嗔。
携壶颜巷口,半是问奇人。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卜居》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简朴生活的满足。首句“为爱红尘远”揭示了诗人选择远离世俗繁华的原因,可能是追求内心的宁静。接着,“何嗟白屋贫”表达了诗人对于贫穷生活的淡然态度,不因物质匮乏而嗟叹。
诗中提到的“琴书唯旧物,花竹有新邻”,描绘了诗人简朴的生活环境,以琴书自娱,与花竹为伴,新邻居的到来增添了生活的新鲜感。诗人强调这种生活方式能让他“偃仰堪吾寄”,即身心得以寄托,自在逍遥。
“萧条免盗嗔”则进一步说明了生活的清贫使得盗窃之事也无需担忧,诗人以此表达对安宁生活的向往。最后,诗人“携壶颜巷口,半是问奇人”,意指在巷口与志同道合的人交往,寻求知识和奇思妙想,体现了诗人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对知识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卜居生活的点滴,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品格,以及对朴素而充实生活的热爱。
旧游曾记此山川,万事回头一梦然。
蚤岁不知人易老,晚年方信世无禅。
樵歌牧唱千村暮,莺语花香二月天。
人境了然描不就,山僧对我更谈玄。
画舸西泠路,占柳阴花影,芳意如织。
小楫冲波,度曲尘扇底,粉香帘隙。岸转斜阳隔。
又过尽、别船箫笛。
傍断桥、翠绕红围,相对半篙晴色。顷刻。千山暮碧。
向沽酒楼前,犹系金勒。
乘月归来,正梨花夜缟,海棠烟幂。院宇明寒食。
醉乍醒、一庭春寂。任满身、露湿东风,欲眠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