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阴长日偃虬龙,晴雪纷纷扫更浓。
一自六朝金粉尽,坐看三岛玉尘封。
仙真服饵黏圭七,松鼠窥人印尾踪。
高枕卧来黄石没,紫苔增厚绿蒙茸。
清阴长日偃虬龙,晴雪纷纷扫更浓。
一自六朝金粉尽,坐看三岛玉尘封。
仙真服饵黏圭七,松鼠窥人印尾踪。
高枕卧来黄石没,紫苔增厚绿蒙茸。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神秘色彩的松林景象。诗人以“清阴长日偃虬龙”开篇,巧妙地将松树的枝叶比作偃伏的龙,形象地展现了松林在阳光下投下的阴影之深邃与生动。接着,“晴雪纷纷扫更浓”一句,通过描写晴天里雪花的飘落,进一步渲染了松林的静谧与纯净,同时也暗示了松树的坚韧与生命力。
“一自六朝金粉尽,坐看三岛玉尘封。”这两句则借历史的变迁,表达了对松树长久不衰、历经沧桑依然挺立的赞美。六朝金粉象征着繁华与短暂,而松树却能跨越时间的长河,见证历史的更迭,其坚韧的生命力令人敬佩。
“仙真服饵黏圭七,松鼠窥人印尾踪。”这里运用了仙人与松鼠的意象,前者象征着松树的灵性与超凡脱俗,后者则是自然界中与人类和谐共处的生动写照。这两句不仅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也深化了对松树独特魅力的描绘。
最后,“高枕卧来黄石没,紫苔增厚绿蒙茸。”以“高枕卧来”形容松树的从容与自在,仿佛它静静地躺在时间的怀抱中,不为外界所动。而“黄石没”和“紫苔增厚绿蒙茸”则分别从视觉和触觉的角度,描绘了松树周围环境的幽静与生机,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松树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松树的自然美,更蕴含了对生命坚韧、自然和谐以及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坰外地偏尘远,结茅小隐,事事俱休。
脱粟黄齑安分,足可优游。
月徘徊、昂簪缓步,风冷淡、悬涕慵收。且淹留。
野云归岫,烟水横秋。唯收。随身数物,静巾脱手。
细节梳头。钵置囊闲,杖藜百衲外无求。
唱哩啰、招来牧竖,相尔汝、取次沙鸥。更何忧。
奏刀无疑,不见全牛。
山河百二,自古关中好。
壮岁喜功名,拥征鞍、雕裘绣帽。
时移事改,萍梗落江湖,听楚语,厌蛮歌,往事知多少。
苍颜白发,故里欣重到。
老马省曾行,也频嘶、冷烟残照。
终南山色,不改旧时青,长安道,一回来,须信一回老。
任公决裂,也待风流。专心道上搜求。
子细研穷,何者名为真修。
认正即心是佛,除心外、匪是良由。
无别法,便澄心遣欲,捉住猿猴。
心上纤毫不挂,更那堪,时复闲想骷髅。
自是心忘境灭,真性优游。
常常心怀恻隐,起真慈、功行圆周。
神光灿,向大罗,恣意云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