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张都宪谒黟国公祠韵》
《和张都宪谒黟国公祠韵》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将坛三世仰先登,庙祀中朝睹载兴。

宾馆久辞朱履客,影堂时扫白头僧。

楼中旧匣藏秋剑,河上行旌见夜灯。

犹有姓名传吏卒,勋劳不愧史官称。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名为《和张都宪谒黟国公祠韵》。诗中描绘了对黟国公祠的瞻仰之情,以及对这位历史人物的缅怀与敬仰。

首联“将坛三世仰先登,庙祀中朝睹载兴”,以“将坛”和“庙祀”为引子,点明了对黟国公祠的崇敬之情,暗示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三世之“仰”和中朝之“睹”,既表达了时间的跨度,也体现了人们对这位历史人物的长久怀念和尊敬。

颔联“宾馆久辞朱履客,影堂时扫白头僧”,通过“宾馆”和“影堂”的场景描写,展现了黟国公祠内静谧庄严的氛围。久辞朱履客,意味着宾朋已离去,留下的是对黟国公的深深思念;时扫白头僧,则是僧侣们定期清理影堂,象征着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持续纪念和追思。

颈联“楼中旧匣藏秋剑,河上行旌见夜灯”,进一步描绘了黟国公祠内的景象。楼中的“秋剑”象征着黟国公的英勇事迹和不屈精神,而河上的“行旌”和夜晚的“夜灯”,则寓意着他的功绩被后人铭记,并且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尾联“犹有姓名传吏卒,勋劳不愧史官称”,总结了黟国公的名声和功绩。即便岁月流转,他的名字仍被后世的官吏所传颂,其功勋和成就得到了史官的认可和称赞,彰显了他作为历史人物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黟国公祠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深切怀念和高度评价,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及其事迹的深刻思考和敬仰之情。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池馆二首·其一

池馆寂无尘,翛然物外身。

已知生是幻,一任老随人。

暑去园林净,秋来月露新。

平生耽逸趣,始得遂吾真。

(0)

送陈文璧赴石首知县

杪秋辞阙下,千里赴荆州。

桃李迎潘岳,蒹葭惜夏侯。

酒酣青雀舫,霜重黑貂裘。

民事须勤恤,功名起壮猷。

(0)

对酒效乐天体三首·其三

何处难忘酒,故人天一隅。

昨宵惊入梦,今日喜收书。

楚水孤烟外,吴霜落木初。

此时无一盏,何以慰离居。

(0)

述古·其五

圣神御宸极,朝宗众流奔。

三正乃迭建,万化归一元。

元经大一统,表揭开蒙昏。

周纲既陵夷,七雄相并吞。

晋纪忽中绝,五部涨妖氛。

唐风复不振,五季尤纷纭。

商丘肇火德,星纬焕奎文。

道化儗三代,经术规典坟。

一朝杜鹃啼,疋马渡河津。

王业寓南服,继统启后昆。

如何太史氏,编与附庸伦。

南北互讥诮,厚诬多失真。

是非百世下,至公终不堙。

(0)

题三游洞

闭门不看宜州山,临去还来访窟颜。

聊欲向僧寻枕簟,溪轩暂卧听潺潺。

(0)

送石宪使中美之四川

持斧远临西蜀去,绣衣荣作外台臣。

威行一道霜风肃,恩被重霄雨露新。

剑阁山川当岁晚,锦城花柳待阳春。

驱驰好叱王尊驭,圣主深怀在远人。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