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坛三世仰先登,庙祀中朝睹载兴。
宾馆久辞朱履客,影堂时扫白头僧。
楼中旧匣藏秋剑,河上行旌见夜灯。
犹有姓名传吏卒,勋劳不愧史官称。
将坛三世仰先登,庙祀中朝睹载兴。
宾馆久辞朱履客,影堂时扫白头僧。
楼中旧匣藏秋剑,河上行旌见夜灯。
犹有姓名传吏卒,勋劳不愧史官称。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名为《和张都宪谒黟国公祠韵》。诗中描绘了对黟国公祠的瞻仰之情,以及对这位历史人物的缅怀与敬仰。
首联“将坛三世仰先登,庙祀中朝睹载兴”,以“将坛”和“庙祀”为引子,点明了对黟国公祠的崇敬之情,暗示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三世之“仰”和中朝之“睹”,既表达了时间的跨度,也体现了人们对这位历史人物的长久怀念和尊敬。
颔联“宾馆久辞朱履客,影堂时扫白头僧”,通过“宾馆”和“影堂”的场景描写,展现了黟国公祠内静谧庄严的氛围。久辞朱履客,意味着宾朋已离去,留下的是对黟国公的深深思念;时扫白头僧,则是僧侣们定期清理影堂,象征着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持续纪念和追思。
颈联“楼中旧匣藏秋剑,河上行旌见夜灯”,进一步描绘了黟国公祠内的景象。楼中的“秋剑”象征着黟国公的英勇事迹和不屈精神,而河上的“行旌”和夜晚的“夜灯”,则寓意着他的功绩被后人铭记,并且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尾联“犹有姓名传吏卒,勋劳不愧史官称”,总结了黟国公的名声和功绩。即便岁月流转,他的名字仍被后世的官吏所传颂,其功勋和成就得到了史官的认可和称赞,彰显了他作为历史人物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黟国公祠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深切怀念和高度评价,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及其事迹的深刻思考和敬仰之情。
圣神御宸极,朝宗众流奔。
三正乃迭建,万化归一元。
元经大一统,表揭开蒙昏。
周纲既陵夷,七雄相并吞。
晋纪忽中绝,五部涨妖氛。
唐风复不振,五季尤纷纭。
商丘肇火德,星纬焕奎文。
道化儗三代,经术规典坟。
一朝杜鹃啼,疋马渡河津。
王业寓南服,继统启后昆。
如何太史氏,编与附庸伦。
南北互讥诮,厚诬多失真。
是非百世下,至公终不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