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泰和》
《泰和》全文
宋 / 文天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书生曾拥碧油幢,耻与群儿共竖降。

汉节几回登快阁,楚囚今度过澄江。

丹心不改君臣谊,清泪难忘父母邦。

惟有乡人知我瘦,下帷绝粒坐蓬窗。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ài
sòng / wéntiānxiáng

shūshēngcéngyōngyóuzhuàngchǐqúnérgòngshùjiàng

hànjiéhuídēngkuàichǔqiújīnguòchéngjiāng

dānxīngǎijūnchénqīnglèinánwàngbāng

wéiyǒuxiāngrénzhīshòuxiàwéijuézuòpéngchuāng

注释
书生:指读书人。
碧油幢:绿色油伞,象征士人的身份和高洁。
耻:感到羞耻。
群儿:其他孩子。
竖降:投降。
汉节:古代使臣所持的旌节,象征国家使命。
快阁:高阁,可能指文人雅集之地。
楚囚:被囚禁的人,这里自比为楚囚。
澄江:清澈的江水。
丹心:赤红的心,表示忠诚。
君臣谊:君臣之间的关系和情谊。
父母邦:故乡或祖国。
乡人:家乡的人。
下帷:放下帷幕,形容专心读书。
绝粒:断绝粮食,形容刻苦自励。
蓬窗:简陋的窗户。
翻译
书生曾手持碧绿油伞,不屑与孩童们一同投降。
多次持着汉使节旗登上快阁,如今我是楚囚,渡过清澈的长江。
赤诚之心不变,不忘君臣情深,清泪涟涟,怀念故国。
只有乡亲们知道我消瘦,闭门独坐,只在破旧的窗前读书断粮。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爱国主义者文天祥所作,名为《过零丁洋》。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坚定的忠君思想和不屈的民族气节。

“书生曾拥碧油幢,耻与群儿共竖降。”这里的“碧油幡”指的是军旗,诗人曾经作为一名士兵参与战事,但他感到羞愧,因为他不愿意和那些没有气节的士兵一起投降。

“汉节几回登快阁,楚囚今度过澄江。”“汉节”指的是朝廷所授予将领的符节,“快阁”则是军事行动快速决策的地方。诗人表达了他多次接受朝廷命令、迅速作出决断的经历。而“楚囚”暗示自己如今被囚禁的情况,“澄江”则是指水清的江河,可能象征着心境或环境的清净。

“丹心不改君臣谊,清泪难忘父母邦。”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忠诚之心不会改变,这里的“君臣谊”指的是君主与臣子的关系和誓言。同时,他对于自己的国家(父母邦)的思念如同清澈的泪水,无法忘怀。

“惟有乡人知我瘦,下帷绝粒坐蓬窗。”在最后两句中,“乡人”指的是家乡的人,他们了解诗人的心志和境遇。诗人因为坚持自己的信念,不愿意接受敌人的食物(绝粒),宁愿独自坐在简陋的窗前,过着清贫而坚守气节的生活。

这首诗通过诗人个人的经历和感受,展现了他对国家、民族和个人气节的深切思考与坚定立场。

作者介绍
文天祥

文天祥
朝代:宋   字:履善   籍贯:浮休道   生辰:1236.6.6-1283.1.9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开庆元年(1259年),补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草拟诏书有讽权相贾似道语,被罢官。
猜你喜欢

立春帖子·其一皇帝阁

新历清台正,宽书薄海同。

斯民如草木,一一被和风。

(0)

立春帖子·其五太上皇帝阁

楼名聚远倚晴空,无限风光入坐中。

岂是帝家移帝力,由来天子即天公。

(0)

绝句二首·其二

入春便与僧为友,紫萼黄英见坐禅。

昨日邻翁催入社,谢他只是说无钱。

(0)

愁别园林后夜春。

(0)

再用青字韵

黄旗分破柳梢青,旗尾穿林鸟不惊。

感极老人翻欲泣,赦馀污吏始偷生。

帐闲缥缈传新曲,酒贱蹒跚醉老兵。

与子相从亦云乐,袖鞭吟看远山明。

(0)

题假面铺

今年不及去年秋,十顷曾无半亩收。

好雨早随人意足,即今何地不油油。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