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哀诗》
《七哀诗》全文
明 / 李梦阳   形式: 古风

问客何方来,四月发回中。

繁霜陨百草,树木如寒冬。

客行一何遥,客颜一何憔。

举目望关山,关山郁萧条。

少壮尽乘边,崖谷何寥寥。

战马不解鞍,弓矢常在腰。

硕鼠走空仓,城上狐狸跳。

咄咄勿复陈,更问北来人。

六月天雨霜,哀哉生不辰。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七哀诗》以质朴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边塞荒凉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局动荡和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首句“问客何方来”,以询问引出主题,接着写四月时节却仿佛寒冬般草木凋零,显示出环境的恶劣。“客行一何遥,客颜一何憔”描绘了行者的艰辛与疲惫,反映出战乱带来的离散之苦。

“举目望关山,关山郁萧条”进一步渲染了边疆的荒凉与寂寥,而“少壮尽乘边,崖谷何寥寥”则揭示了年轻人被迫戍守边疆的无奈。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战马不解鞍,弓矢常在腰”形象地展示了战争的紧张气氛,而“硕鼠走空仓,城上狐狸跳”则寓言般地揭示了社会秩序的混乱。

最后两句“咄咄勿复陈,更问北来人”表达出诗人对现实的深深叹息,以及对北方来人的关切,希望从他们口中得到更多信息。结尾“六月天雨霜,哀哉生不辰”以夸张的手法描绘出反常的天气,象征着国家和人民所面临的艰难困苦,以及诗人对命运无常的悲叹。

整体来看,《七哀诗》以深沉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明朝边疆的苦难与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作者介绍
李梦阳

李梦阳
朝代:明   字:献吉   号:空同   籍贯: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   生辰:1472-1530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猜你喜欢

絅庵和西园即事叠韵奉酬

缘溪野菊不须栽,直到深冬烂漫开。

白日在天随处照,青山无主要人陪。

酒香邻屋时相引,诗送邮筒日几回。

若话旧游公亦懒,千江波浪九层台。

(0)

与聂令饮聚奎亭作

三十年前庆落成,白头重此见峥嵘。

山川不息英灵气,星汉遥增日月明。

漫学鲁诗歌在泮,敢先周士试吹笙。

天机未欲分明语,梦里泥金有姓名。

(0)

对菊用秉之韵·其一

尘沙合眼梦园庐,岂谓霜前自把锄。

一样黄花数行柳,风光敢道洛阳无。

(0)

和孚若闻秋成寄贺郡守喻侯及元旦口占二首·其二

松炉残火晓犹明,高阁微风送漏声。

珠斗渐低长乐观,綵云应绕未央城。

青春并阻瞻龙仗,往事閒思听鹿鸣。

二十五年同仕版,遭逢谁不愿升平。

(0)

师邵以南村归兴韵赋邻好十篇奉答·其八文会

芳邻盛文会,老我亦滥巾。

却忆西亭子,寂寞谁与亲。

(0)

师邵以南村归兴韵赋邻好十篇奉答·其六请益

我壮本无似,况此岁月过。

垂橐视稛载,其谁得之多。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