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早蝉》
《早蝉》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古风

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

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

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

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

(0)
注释
六月初七日:指农历六月的第七天。
江头:江边。
蝉始鸣:蝉开始鸣叫。
石楠:一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深叶里:树叶茂密的地方。
薄暮:傍晚,天快黑的时候。
衰鬓色:形容头发由黑变白,象征年老。
故园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西风:秋天的风。
东掖:古代尚书省的别称,此处指朝廷。
宫槐:皇宫中的槐树。
湓城:唐代的一个地名,即现在的江西省九江市。
翻译
六月初七那天,江边开始听到蝉鸣。
在石楠树叶深处,傍晚时偶尔传来两三声。
蝉鸣催促着我的两鬓变得斑白,再次触动了我对故乡的情感。
虽然还未到秋风起时,但秋思已经提前滋生。
回想以前在朝廷任职,常在宫槐树下聆听蝉鸣。
如今无限的思绪涌上心头,眼前只有湓城的云树环绕。
鉴赏

这首诗描写的是夏初蝉鸣之声唤起的怀旧情绪。诗人以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初鸣为契机,通过蝉鸣声的描述,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夏景图画,同时也流露出浓郁的乡愁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首句“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直接点明了时间与空间环境,蝉在夏日初现,声响起来,似乎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告别之声,预示着季节更替和生命周期的结束。

接着,“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通过蝉鸣声的描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婉的情境。蝉鸣在石楠的深叶中显得更加清晰和凄凉,加上薄暮时分,更增添了一份寂寞之感。

“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则是诗人内心活动的流露。蝉鸣声不仅唤醒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也触发了诗人对家乡和过去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

“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表达的是虽然夏末尚未到来,但秋天的思绪已经在诗人的心中萌芽。这不仅是对自然季节变化的观察,也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敏感。

“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则是具体的怀旧细节。东掖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地点或记忆,而“宫槐花下听”则是一个美好的回忆画面,通过这种细节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深切留恋。

最后,“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则是全诗情感的高潮。诗人在当下无尽的思念中,对过去美好的记忆难以割舍,这种思念如同云雾一般缠绕着心头,而“云树绕湓城”更增添了一份超凡脱俗的意境,似乎诗人的情感已经超越了现实世界,与自然融为一体。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蝉鸣声这一季节性象征物,探讨了时间流逝与个人记忆之间的关系。诗人巧妙地将对自然界的观察与内心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既具体又抽象、既个人的也是普遍的人生体验。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早渡长芦江

带月出寒浦,残星浸水濆。

帆开风色正,舟急浪花分。

雾气横江白,鸡声隔岸闻。

天晴建业近,钟岫起孤云。

(0)

司徒陈公挽词二首·其一

位至三公有,恩加赐谥无。

再调金铉鼎,屡剖玉麟符。

已叹鸾同穴,还嗟凤欠雏。

拥途看卤部,谁为毕三虞。

(0)

八月十夜广文直闻永叔内当

闻向蓬莱宿,鳌峰第几层。

秋声暗叶雨,残梦空堂灯。

推枕感孤雁,抽琴弹坏陵。

谁知广文直,桃簟冷于冰。

(0)

京师逢卖梅花五首·其四

曾见竹篱和树夹,高枝斜引过柴扉。

对门独木危桥上,少妇髻鬟犹戴归。

(0)

芜湖阻风

春风任恶花自笑,白浪不愁头已白。

戢戢大船江浦边,昆崙五两谁非客。

(0)

茶瓶儿

满地落花铺绣。春色著人如酒。晓莺窗外啼杨柳。

愁不奈、两眉频皱。关山杳。音尘悄。

那堪是、昔年时候。盟言辜负知多少。

对好景、顿成消瘦。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