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之荣,石之英,光莹岂若秋金精。
秋金之精铸镜成,良工锡以银华名。
银华颜色如霜雪,携向秦宫叹奇绝。
珊瑚台上吐菱花,玳瑁匣中生明月。
夜筹已竭晓筹终,宫女对之难为容。
云鬟被首黛渝色,我貌如心不堪饰。
早知鉴心如鉴貌,汉兵敢犯咸阳道。
咸阳汉殿空中立,秦镜团团昼飞入,至今鬼母夜深泣。
玉之荣,石之英,光莹岂若秋金精。
秋金之精铸镜成,良工锡以银华名。
银华颜色如霜雪,携向秦宫叹奇绝。
珊瑚台上吐菱花,玳瑁匣中生明月。
夜筹已竭晓筹终,宫女对之难为容。
云鬟被首黛渝色,我貌如心不堪饰。
早知鉴心如鉴貌,汉兵敢犯咸阳道。
咸阳汉殿空中立,秦镜团团昼飞入,至今鬼母夜深泣。
这首《秦镜歌》由元末明初诗人戴良所作,通过丰富的想象与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秦镜的华美与神秘,以及它背后的历史故事。
开篇以“玉之荣,石之英,光莹岂若秋金精”起笔,将秦镜与玉石、石头相比较,突出其材质的珍贵与光泽的非凡。接着,“秋金之精铸镜成,良工锡以银华名”,描述了秦镜的制作过程,强调了工匠的技艺与命名的尊贵。银华的颜色如同霜雪,象征着秦镜的洁白无瑕,秦宫中的宫女对其赞叹不已。
“珊瑚台上吐菱花,玳瑁匣中生明月”,进一步描绘了秦镜的外观之美,珊瑚台上的菱花与玳瑁匣中的明月,都与秦镜相互映衬,增添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然而,好景不长,“夜筹已竭晓筹终,宫女对之难为容”,随着时光的流逝,秦镜的光芒逐渐暗淡,宫女们面对这曾经的瑰宝,感到难以承受其逝去的辉煌。
“云鬟被首黛渝色,我貌如心不堪饰”,诗人借宫女的形象,表达了对秦镜失去光彩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人心的脆弱与易变。最后,“早知鉴心如鉴貌,汉兵敢犯咸阳道”,表达了对秦镜如果能洞察人心,或许能避免历史悲剧发生的思考。而“咸阳汉殿空中立,秦镜团团昼飞入,至今鬼母夜深泣”,则以神话般的结尾,赋予秦镜以生命,使其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引发人们对历史、命运和人性的深刻反思。
这首诗不仅赞美了秦镜的美丽与神秘,更通过其象征意义,探讨了历史、人性与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与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