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陈玉溪得古刀歌》
《和陈玉溪得古刀歌》全文
明 / 邵宝   形式: 古风

玉溪老人鬓雪色,平生气薄秋空碧。

严冬遗我古刀歌,白日无风寒慄慄。

公从何处得此刀,而我未见难论直。

向来沦落未逢人,有时隐跃光腾日。

一朝白璧落公手,堪笑当时卞和泣。

乾坤万物递升沈,今古千年超恍惚。

也知刚德本天成,等閒未肯为人役。

西戎北虏不足诛,豺狼在道那容息。

由来神物不自用,义士兼资机与力。

昔年我亦得一镜,篆刻摩挲汉遗迹。

愿将此镜配公刀,共保刚明勿戕贼。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名为《和陈玉溪得古刀歌》。邵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老人得到一把古刀的故事,通过这把刀的来历与寓意,展现了对刚正品德的赞美以及对时局的关切。

诗中首先描述了“玉溪老人”形象,鬓发如雪,气节高洁,如同秋空之碧,象征着老人的高尚品质。接着,诗人引入一把古刀,其来历神秘,似乎蕴含着某种力量或使命。通过与“白璧”、“卞和泣”等典故的对比,强调了这把刀的非凡价值与意义。

进一步,邵宝借物喻人,表达了对刚正不阿品德的推崇,认为真正的刚正并非轻易被人驾驭或利用,而是源于内在的天性。同时,诗中暗含对时局的忧虑,提到“西戎北虏”、“豺狼在道”,暗示了对边疆安全与社会稳定的关注。

最后,邵宝提出希望将自己所得的“一镜”与这把古刀配对,共同守护刚正不阿的品德,免受侵害,寓意着通过团结与合作,可以更好地维护正义与和平。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丰富,不仅赞美了古刀的珍贵与寓意,也反映了诗人对个人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邵宝
朝代:明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猜你喜欢

梦礼僧伽大士

我观诸佛子,皆以妄自冥。

不知有无想,一切俱是妄。

认有以为实,夫岂识无有。

如人具诸欲,耳目与鼻舌。

百体俱动作,动作皆有相。

耳欲以听声,有耳言可闻。

弦匏与笙箫,皆具诸宫羽。

虽然始一奏,有耳悉皆闻。

众生于是时,知声不知耳。

众音始一阕,寂静无有声。

倾耳而听之,无一可闻者。

众生于是时,知耳不知声。

至于目视色,亦复如耳根。

知色为有形,乃以色为有。

宁知本无色,何况于目睫。

乃至鼻闻臭,口舌所啖食。

百体诸毛发,意有所为者。

行步与坐卧,喘息及呼吸。

方其有为时,无一不为有。

诸为悉皆空,了无有一存。

心惟昨所为,恍惚如梦事。

我昔礼菩萨,是为真见者。

譬如闻众声,认声为有响。

比其不及礼,菩萨那得见。

譬如众声灭,初不闻馀音。

始缘以妄情,乃复有见否。

亦如今所梦,见否理不殊。

大士笑不言,吾亦无所说。

有如舍利佛,默默对天女。

稽首作偈言,犹以言为痛。

云何两无言,而入不二门。

我与诸佛子,究竟得成道。

(0)

北湖暮春十首·其七

韦郎诗淡少人传,贪看仙书不爱眠。

闲磨小团新样月,拨灰重试古龙涎。

(0)

午睡听流莺作歌·其二

树里金衣不露身,欲寻啼处了无因。

绿阴长得成何事,遮却黄鹂最恼人。

(0)

吴中舟行口号七首·其四

当年戈甲过垂虹,闻说楼船照水红。

贼去烟波已如镜,却还风月与渔翁。

(0)

谢吴司户寄舂陵四石·其三

吴山非不佳,故山终眼明。

南来一拳石,似我小峥嵘。

(0)

次韵相之木犀六首·其四

故国幽姿想自妍,只今谁与著诗怜。

竹篱茅舍花开处,望断江西眼欲穿。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