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念奴娇.千人石夜坐》
《念奴娇.千人石夜坐》全文
清 / 王策   形式: 词  词牌: 念奴娇

吾生自笑,近名山百里,却无游福。

遇兴尽时常径返,性似蠢禽痴鹿。

今夜清光,剑池明月,波冷珠堪掬。

披襟藉草,坐来豁尽心目。

回首悟石轩前,生公片石,突兀云根矗。

多少兴亡看过了,看到湘裙十幅。

侬本狂夫,君真老辈,相对空亭曲。

添成三个,荒坟鬼号幽独。

(0)
鉴赏

这首《念奴娇·千人石夜坐》是清代诗人王策所作,描绘了诗人夜游千人石时的所见所感。

开篇“吾生自笑”,诗人以自嘲的口吻开始,暗示自己虽身处名山,却未能尽情享受游玩的乐趣。接着“遇兴尽时常径返”一句,透露出诗人性格中的淡泊与随性,即使兴致已尽,也毫不犹豫地返回,不为外物所累。

“今夜清光,剑池明月,波冷珠堪掬”,诗人细腻地捕捉到夜晚的美景,剑池中映照着明亮的月光,水面如镜,仿佛可以捧起一颗颗晶莹的珍珠。这句不仅描绘了景致,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披襟藉草,坐来豁尽心目”,诗人敞开衣襟,席地而坐,心灵得到了彻底的释放与开阔。这一句通过动作描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以及心灵的自由与解放。

“回首悟石轩前,生公片石,突兀云根矗”,诗人回望过去,眼前是生公讲经台前的一块孤石,它高耸入云,象征着历史的沧桑与不变。这里既有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也有对自然永恒力量的敬畏。

“多少兴亡看过了,看到湘裙十幅”,诗人回顾人生经历,经历了无数的兴衰更迭,如同湘妃竹上的斑驳痕迹,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这一句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寻。

最后,“侬本狂夫,君真老辈,相对空亭曲”,诗人自称为狂夫,与真正的老辈相对,坐在空旷的亭子里,表达了对人生角色和年龄差异的自我认知,以及在静谧环境中与自然对话的深沉情感。

“添成三个,荒坟鬼号幽独”,诗人将自己、老辈和荒坟三者联系起来,通过“幽独”的描述,营造了一种孤独而又深邃的氛围,反映了对生命终将归于寂寥的无奈与接受。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作者介绍

王策
朝代:清

江苏太仓人,字汉舒。诸生。以词名,尤侗曾邀主其家。有《香雪词钞》。
猜你喜欢

六月二十四日抵西安得尹农书

使车轣辘到长安,百二山河立马看。

八水分流三辅阔,五星连影九霄寒。

宾来续赋嗤狂简,札到分金壮羽翰。

一曲秦腔四更角,凉风暂此卸征鞍。

(0)

自题小照二首·其二

会心不远思悠然,池上闲吟慕乐天。

一字安排犹未稳,芭蕉斜展石阑前。

(0)

祝古槐兄八十

渭水滩头一钓翁,理丝不问世穷通。

芦花掩映三洲棹,竹叶萧疏半亩宫。

客至不修花卉节,筵开自率素家风。

由来天爵人人贵,何必从王勒鼎功。

(0)

和西吾师山居·其一结庵

结屋藏空谷,翛然隔世嚣。

半龛留月住,四壁倚云牢。

泉绕铛边净,山围枕畔高。

有人时问偈,一任叩扉劳。

(0)

望君山二首·其二

杜鹃何处血流殷,细逐溪声断续间。

双袖数行游子泪,好凭流水到君山。

(0)

乙丑小春,伯兄出咏菊诗五首命和,时兄迁居南庄,偕坐别去,口占二首·其一

弟兄双鬓渐如霜,惆怅天南各一堂。

共席恰还欣对菊,分飞空复想寻芳。

丛枝带月疑无色,细蕊经寒尚有香。

何似棣棠花靴匕,徘徊今夕岂能忘。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