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史诗》
《读史诗》全文
清 / 毛奇龄   形式: 古风

张生本文孺,夜起受简编。

忽从游侠行,破产思报韩。志意久不达,?郁何由宣。

一朝风云生,帷幄进谠言。

持筹并握箸,所至无拘挻。

当其家居时,游戏商洛间。

平交结耆旧,伟制裁衣冠。

辟谷散暮气,斸芝当晨餐。

贫贱可肆志,富贵难久安。

宁负平勃交,勿弃园绮欢。

遐哉亦松游,岂为求神仙。

兰成烟霞姿,倜傥超等伦。

少小作钞撰,落笔如散银。

并使嚼鹦鹉,同等摩麒麟。

池台绍河曲,钟鼓宴洛滨。

太平三十载,总是梁朝人。

岂知苍鹅飞,顿令玉马湮。

朱桁撤单舶,青袍蔽长津。

庶望下亭旅,重遘南郡春。

如何走秦关,别馆留孤臣。

三户既已尽,七叶谁见亲。

从此东海鸟,长作西都宾,阳春方递代,去故当就新。

寒暑有时尽,日月无返晨。

临都哭三昼,绕屋步百巡。

岂不被显爵,亦既叨殊恩。

无如慕乡井,惠好难重陈。

生逢乱离世,老作异代身。

江南草长时,回望情弥殷。

枳橘岂秦产,夷齐本商民。

一吟思归辞,泪下沾衣巾。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毛奇龄的《读史诗》,通过对张生事迹的描绘,展现了他从文士到游侠的转变,以及他对贫贱与富贵、友情与功名的不同态度。诗中张生才华横溢,年轻时即以文章知名,但更向往游侠生活,渴望报效国家。他贫穷时能坚守志向,富贵时却深知不长久,宁愿保持真挚友谊也不追求权势。诗中还提到了张生的日常生活,如结交名士、修行辟谷等,以及他在太平盛世中的生活和后来的落魄。最后,诗人感慨世事无常,个人命运多舛,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流畅,体现了毛奇龄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作者介绍
毛奇龄

毛奇龄
朝代:清   字:大可   号:秋晴   籍贯: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   生辰:1623—1716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弟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杭州)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猜你喜欢

和赵资相

手托东南半壁天,向天捧诏下搜贤。

尘沙骑鹤征鸿倦,衢道乘鸾病骥先。

玉陛九重将玉立,珠帘十里看珠联。

状元宰相平生事,雅意中原愿执鞭。

(0)

王梅泉生日惠诗次韵答之

堪笑衰翁作计狂,又随笭箵到鱼梁。

未秋早觉凋蒲柳,已老安能种豫章。

谁似读骚仍饮酒,有时赞易自焚香。

梅边有约君应记,但愧年来久覆觞。

(0)

奉寄沈公介石老仙

不贪富贵即神仙,茗碗香炉古易编。

谁向急流能勇退,方知介石是几先。

三危露下闻清唳,九锁山中断俗缘。

喜有诗人相共住,何时一笑醉丹泉。

(0)

哭赵昴发

生为大宋人,死为大宋鬼。

何以洗此污,清溪一泓水。

(0)

大哀洲

玉辇南巡去不还,翠娥望断楚云间。

波寒剩写哀弦怨,露冷偏滋泪筱斑。

一水盈盈伤远目,九峰??惨愁颜。

荒洲千古凄凉地,半掩空祠向暮山。

(0)

盖竹与陈和仲昆季

玉树成群不可攀,谩将牢落待苍山。

五年分手河梁外,一夕连床风雨间。

梅蕊凌寒春欲动,酒杯无力病相关。

朱陈自古同乡社,更约青云作往还。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