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舟武陵溪,朝出五子浦。
还过西陆家,仙童启岩户。
棠树大十围,桃花灿欲语。
遗我古铁枝,色比修月斧。
为作古江调,江鸟凌乱舞。
携之谒龙君,湖水吹暮雨。
晚饮花石冈,亭台已无主。
瀛桥步月归,竹枝和铜鼓。
道人早归来,脱冠挂玄武。
荡舟武陵溪,朝出五子浦。
还过西陆家,仙童启岩户。
棠树大十围,桃花灿欲语。
遗我古铁枝,色比修月斧。
为作古江调,江鸟凌乱舞。
携之谒龙君,湖水吹暮雨。
晚饮花石冈,亭台已无主。
瀛桥步月归,竹枝和铜鼓。
道人早归来,脱冠挂玄武。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荡舟武陵溪的悠然之旅,沿途所见的自然美景与神秘氛围,以及与仙童的奇妙相遇。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首句“荡舟武陵溪,朝出五子浦”,开篇即以动态的画面展现了一幅清晨泛舟于幽静溪流中的景象,武陵溪的宁静与晨光的柔和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接着,“还过西陆家,仙童启岩户”两句,笔锋一转,引出了与仙界的连接,仙童的出现不仅增添了神秘色彩,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于超凡脱俗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棠树大十围,桃花灿欲语”描绘了一片繁茂的桃林,桃花盛开,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色彩斑斓,生机勃勃,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
“遗我古铁枝,色比修月斧”一句,诗人得到了一件古老的宝物——铁枝,其色泽如同精巧的修月斧,既体现了物品的珍贵,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珍视与感慨。
“为作古江调,江鸟凌乱舞”则通过江边的景色与江鸟的自由飞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携之谒龙君,湖水吹暮雨”描绘了诗人带着所得之物前往龙宫,与龙君交流的情景,湖水吹起的暮雨,既增添了画面的诗意,也象征着神秘与未知。
“晚饮花石冈,亭台已无主”表现了诗人独自在花石冈饮酒,周围亭台虽已荒废,但依然能感受到往日的繁华与美好。
“瀛桥步月归,竹枝和铜鼓”描绘了诗人踏着月光归途,竹枝轻摇,铜鼓声声,充满了宁静与和谐之美。
最后,“道人早归来,脱冠挂玄武”表达了诗人希望道人早日归来,与之共享清闲生活的心愿,同时也体现了对道家文化的向往与尊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和谐宁静生活的追求,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