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宿聊城外,忘眠听漏声。
浮烟连野白,孤月近船明。
世变山河在,时移草木惊。
绝怜知己少,感慨独伤情。
水宿聊城外,忘眠听漏声。
浮烟连野白,孤月近船明。
世变山河在,时移草木惊。
绝怜知己少,感慨独伤情。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冕所作的《泊聊城》。诗中描绘了夜晚在聊城岸边泊船的情景,诗人独自醒来,倾听漏壶滴水的声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孤寂的氛围。"浮烟连野白"形象地描绘了田野上空轻烟弥漫,与白色融为一体,而"孤月近船明"则写出明亮的月亮孤独地照耀着船只,更显诗人内心的孤独。
诗人感叹世事变迁,山河依旧,但人事已非,"时移草木惊"暗示了时代变迁带来的冲击,即使是草木也感受到了这种变化。最后两句"绝怜知己少,感慨独伤情"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知音稀少的深深惋惜和感慨,流露出孤独伤感的情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自然景象和个人感受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世事沧桑的深沉思考和孤独的情感世界。
江南古来传绮语,江南画船如屋里。
将军总卫在江北,百乘高车马千里。
五牙富贵地非宜,云海行窝出新理。
扬川駊騀十丈莲,飞橹擘空如迸矢。
两头箫鼓沸中流,两岸行人看如市。
中间纱幕开暑风,左边设图右边史。
将军受用通南北,坐泛西湖与杭比。
还须笑咏载老夫,收取风流追郭李。
雨泽之所至,千里为其方。
其落万万注,河沙数微茫。
方中高低田,多少落不当。
高者少莫润,低者多乃殃。
虽有利物名,功过不相偿。
落之徒劳劳,所怨亦穰穰。
何如一轮月,分影不可量。
一处有一月,一月散千光。
只譬一州城,万人住中央。
一人一觞酒,一月照一觞。
一觞吸一月,人醉月无伤。
月自行中天,不惊亦不忙。
房杜昔为相,垂绅坐庙堂。
天下属默化,熙哉称有唐。
安石似道辈,琐才事更张。
聚敛以为政,戕民隳宋纲。
君子与小人,于焉观否臧。
我方坐雨厄,斐然成此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