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得南音类楚囚,早期戮力复神州。
须知铁铸忠臣骨,纵作微尘亦不休。
操得南音类楚囚,早期戮力复神州。
须知铁铸忠臣骨,纵作微尘亦不休。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诗人郑思肖所作的《六砺三首》中的第三首。诗中通过对“南音”、“楚囚”、“铁铸忠臣骨”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忠诚与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
首先,“操得南音类楚囚”,这里的“南音”指的是南方的音乐或文化,而“楚囚”则借用了古代楚国被俘的囚徒之意,暗喻诗人自己虽身处异族统治之下,却依然坚守南方文化的精髓和精神。这句诗展现了诗人即使在逆境中,也坚持自我文化身份的决心。
接着,“早期戮力复神州”,“戮力”意味着齐心协力,“复神州”则是指恢复中原大地的统一和繁荣。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的强烈愿望,以及他早年就投身于这一伟大事业的决心和行动。
最后,“须知铁铸忠臣骨,纵作微尘亦不休”,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铁铸忠臣骨”这一形象,强调了忠诚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即使最终化为微尘,忠诚之心也不会停止。这不仅是对个人忠诚的赞颂,也是对所有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而奋斗的人们的崇高敬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富有象征意义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忠诚、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刻思考和坚定信念,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历史价值。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金尊 通:樽)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
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
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吴山青,越山青。
两岸青山相对迎。
争忍有离情。
君泪盈,妾泪盈。
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