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己未九日同徐丰城见初寅丈陈南昌君冯年兄登龙沙》
《己未九日同徐丰城见初寅丈陈南昌君冯年兄登龙沙》全文
明 / 苏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龙沙一曲枕城隈,今古登高酒数杯。

日暮紫霞山外落,秋深红叶寺边催。

最怜南国归鸿蚤,羞见东篱有菊开。

作赋只今公等在,北风还为孟嘉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龙沙之地登高望远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故土和友情的深切怀念。

首联“龙沙一曲枕城隈,今古登高酒数杯”,以“龙沙”这一地名起笔,点明地点,同时暗示历史的悠久与文化的深厚。诗人与友人在此地登高,借酒抒怀,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期许。

颔联“日暮紫霞山外落,秋深红叶寺边催”,通过日落时分的紫霞与深秋的红叶,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萧瑟的氛围。日落象征着一天的结束,红叶则预示着季节的更迭,两者共同构成了时间流逝的意象,引发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颈联“最怜南国归鸿蚤,羞见东篱有菊开”,将目光转向自然界的生物——南国的归鸿和东篱的菊花。归鸿的早归,让人想起游子思乡之情;而菊花的开放,则是秋季到来的标志,同时也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不屈。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易逝的无奈。

尾联“作赋只今公等在,北风还为孟嘉来”,引用了古代文人孟嘉的故事,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孟嘉在北风中作赋,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希望与友人共赏美景、共抒情怀的愿望,同时也暗含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友情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苏升
朝代:明

苏升,字孺子,号紫舆。顺德人。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一六一六)进士,官新建知县。有《读易堂稿》。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四五有传,事又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九、卷七五。
猜你喜欢

泊大湾

又泊斜阳寻野步,榕阴委曲见山钟。

僧才种竹归能识,客自看花竟未逢。

园好莳荠呈嫩叶,石因移树折尖峰。

殷勤小摘青蔬束,尚觉依依意味浓。

(0)

同王仲锡观察泊海珠寺听遣幻诗得寒字且约游安期岩

水石波翻只未安,叩舷歌彻海风寒。

蓝田玉冷烟千顷,沧海珠明月一丸。

说幻可堪悲去住,忘情未许到衣冠。

登临更订安期胜,拟向丹梯接羽翰。

(0)

和吴采臣粮宪春日偕两令君令甥及诸公过游予他出乘予新制舟至大通寺·其六

近水孤村尚种茭,岂知戎马已生郊。

流离人似亡家狗,拥肿僧如大腹匏。

索食何门容踯躅,吞声是处见喧呶。

文园词客贻仙韵,且自乘鸾把月敲。

(0)

陈南浦道兄为予图华阳秋色绘成即归金阊赋谢

一幅山光满素屏,多君共有水云情。

未须结社营茆屋,已见谈空拥化城。

千树暮云遮鸟道,半塘寒水浸秋萍。

华阳此别将成梦,记别何年共月明。

(0)

过桃城

策疲薄暮到桃城,又是南来一日程。

只见身寒知絮薄,忽然梦醒是驴鸣。

酒旗未易沾行色,夜月偏宜照此情。

那似长安骑马客,风尘虽浊意尤清。

(0)

从泊头登岸入山喜尹澜柱铨部拿舟而来次韵二章·其一

此间何事最相宜,不到仙山总未奇。

万里高怀浮海得,三峰天路看云移。

易寻药草供方术,难得秋光惬梦思。

丰采文章高宇内,却从丹井订幽期。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