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鉴高明鬼亦愁,方知研丑更玄幽。
恒持大道真空理,清静烟波可自由。
悬鉴高明鬼亦愁,方知研丑更玄幽。
恒持大道真空理,清静烟波可自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炅的《缘识》之六十四,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情操。
首句“悬鉴高明鬼亦愁”用镜子比喻智慧和洞察力,表达即使有高度的见识和理解,也难免产生忧虑,因为看透了世事的虚幻与无常。"方知研丑更玄幽"则进一步指出,即便是对人性缺陷的深刻领悟也需要更加深入和微妙的理解。
接着,“恒持大道真空理”表明诗人坚守着宇宙的大道,追求一种超脱物欲、达观于世的精神境界。"清静烟波可自由"则描绘了一种心灵的宁静与自由,如同轻舟在烟波之上自如地航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智慧和理解的深刻反思,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邃思考。
狼籍成衰老。唯馀此、数茎瘦骨,随风颠倒。
满目江山无熟处,一曲林峦新造。
何敢望、松萦竹抱。
新绿半畦荒径侧,怕萋萋、仍是黏天草。
钁头在,还须埽。东墙幸有冰轮好。
到秋来、暖雪生眉,琼浆灌脑。
人道森寒清彻髓,也是龟毛蛇爪。
总拚与、寒灰冷灶。
万顷烟岚窗纸暗,恰昏昏、?睡忘寅卯。
阿鼻狱,蓬箂岛。
临觞不辞,当歌不悲。明月迟空,天汉离离。
南有玉衡,北有营室。明明两间,达者自逸。
鸿雁惊霜,飞必有乡。鴳雀栖迟,东西回翔。
登山善疑,临水善忆。古人有心,千秋不测。
东望碣石,大海环之。横波施楫,谁能代持。
陈馀绝交,冯衍悲老。佩玦千金,轻丧其宝。
剖臆出心,与天而游。回风在御,何用繁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