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胡恕堂中丞听禅图》
《胡恕堂中丞听禅图》全文
清 / 周寿昌   形式: 古风

粤秀峰头妖雾横,先生到日欃枪平。

西子湖头秋月皎,先生去后烽烟扰。

一去一来何因缘,是有妙法非言诠。

心慈合造人间福,量大能超劫外天。

天台一万八千丈,飞仙往往凌风上。

忽从古德证三生,俯瞰尘寰空万象。

鱼山梵呗几由旬,白足历见宰官身。

手持龙节敷灵雨,活物岂数恒沙尘。

修罗不艺青莲火,小歇津梁参佛果。

根芽悟彻去来今,丹青妙写人天我。

我昔问绢之江涯,石梁曾访赤城霞。

披图愿附听经座,笑摘灵山一瓣花。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周寿昌为胡恕堂中丞听禅图所作的题诗,通过对画面的描绘和对禅意的解读,展现了画家与观者的禅修体验。首句“粤秀峰头妖雾横”以粤秀峰的神秘氛围开篇,暗示佛法如峰头破晓,驱散迷雾。接下来,“先生到日欃枪平”中的“先生”指中丞,象征着佛法的力量使战乱平息。

“西子湖头秋月皎”描绘了宁静的西湖景色,与前文的烽烟形成对比,禅定带来的和平与明亮。诗人感慨“一去一来何因缘”,表达禅宗的无常与因果关系。随后,诗中赞美中丞的慈悲与智慧,认为他通过禅修造福人间,超越世俗。

“天台一万八千丈”引用天台山的神话,象征修行的高远境界。“鱼山梵呗”则提及佛教的诵经声,而“白足历见宰官身”则形容中丞在修行中洞察世间百态。诗人还提到中丞手持龙节,如飞仙般洒下灵雨,普度众生。

最后,诗人回忆自己与中丞的交往,表达对佛法的敬仰,并希望借画作亲近佛法,摘取灵山之花,寓意对禅修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既是对画作的赞美,也是对禅修精神的深度诠释。

作者介绍

周寿昌
朝代:清   字:应甫   籍贯:湖南长沙   生辰:1814—1884

(1814—1884)湖南长沙人,字应甫,一字荇农,晚号自庵。道光二十五年进士,授编修,擢至侍讲。太平军攻湘时尝劾赛尚阿、和春作战不力,称敢言。后随办京畿防务,不畏上官,敢据实开释无辜。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光绪初罢官居京师,专注著述。诗文书画均为时所重。心力所瘁,则在两《汉书》,有《汉书注校补》、《后汉书注补正》、《三国志注證遗》、《思益堂集》等。 
猜你喜欢

霍元方见寄五言十二韵二首题鲍锡中疏懒钓鱼图遂成五言二十韵二首以答鲍霍二君子·其二

幽人疏且懒,画里见真容。

仙骨秋山瘦,庞眉暖翠浓。

林峦追马远,神观逼刘琮。

朝市行行倦,功名事事慵。

石矶苔藓护,野服芰荷缝。

钓月一竿竹,巢云两树松。

解蓑堆杜若,投饵傍芙蓉。

柳映青浮影,萍开翠露踪。

缗轻江色净,鱼跃浪痕重。

渭上熊罴梦,人间锦绣胸。

畅怀滩七里,无意禄千钟。

迹似天随子,名高阮嗣宗。

困依临岸树,归看隔江峰。

鲙细丝银鲫,羹香煮箨龙。

话寻樵侣对,行与钓徒逢。

晴荷冲烟笠,寒携踏雪筇。

篷窗红日上,石径白云封。

朝士题诗赠,家童酿酒供。

山僧持钵过,溪友抱琴从。

我欲江湖去,乘舟访鲍溶。

(0)

苏幕遮.索香

燕笼涎,萦鸭篆。小袖微笼,心字春衫暖。

还恐骤烟吹隔苑。微湿蓉丸,许久烧才半。

为儿郎,述别院。索得宫香,纤手拈来颤。

一点心肠终是软。拜月还求,薄倖心儿转。

(0)

疏影.入花丛抓鬓

红凭绿映。正蜂差蝶敕,同引游兴。

早起梳头,好注兰膏,新妆自看鬟影。

相携女伴寻香去,还再顾、菱花小镜。

踏青苔、香印留痕,惯向花阴僻径。

懊恨花梢无状,一枝低亚处,偏近珠领。

欲倩东君,诉与花神,小立碧梧金井。

前头姊妹都回望,闻娇唤、几声低应。

待行行、重觅遗钗,更向曲阑閒凭。

(0)

点绛唇.消閒

无可消閒,不愁怎得光阴过。绿窗赓和。

佯说愁城大。强约愁来,愁也来何莫。曾经么。

和衣独卧。今夜愁真个。

(0)

菩萨蛮.题青溪遗事画册和阮亭韵·其三私语

棠梨落尽花如雪。双双照影昏黄月。泓黛秀联娟。

云鬟亚玉肩。凭阑罗袜倦。坐损春衫茜。

小语怯听闻。娇波横觑人。

(0)

垂丝钓.寒夜

灯明翠幄。离愁今夜偏恶。坐看结双花、镇寂寞。

成担阁。教侍儿剪却,何曾着。把薰笼自摸。

睡时又怕,被儿也不单薄。模糊旧约,揉碎花笺嚼。

听尽三更柝。鸡声咿喔,又萧萧雪落。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