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发虚牖,出往有所求。
当其日昃时,犹胜秉烛游。
以兹惜寸阴,盱眙经九丘。
禹迹不易遍,禹穴仍淹留。
昂藏一书生,将与千载谋。
晨光发虚牖,出往有所求。
当其日昃时,犹胜秉烛游。
以兹惜寸阴,盱眙经九丘。
禹迹不易遍,禹穴仍淹留。
昂藏一书生,将与千载谋。
这首诗《矫志诗(其一)》由明代诗人周应辰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时间的珍惜以及对历史的深思。诗中“晨光发虚牖,出往有所求”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行动与目的,清晨的曙光从窗户透出,他走出家门,心中怀揣着某种追求。接着,“当其日昃时,犹胜秉烛游”一句,诗人以日落时分与手持蜡烛夜游作对比,强调了时间的宝贵,即使在黄昏时分,也比夜晚的烛光之旅更有价值。
“以兹惜寸阴,盱眙经九丘”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珍视,他意识到每一刻都值得珍惜,如同穿越九丘般,每一步都需用心。接下来,“禹迹不易遍,禹穴仍淹留”借用了大禹治水的典故,暗示历史的深远与不可穷尽,即便大禹足迹遍布,但仍有未及之处,这象征着历史的广袤与探索的无尽。
最后,“昂藏一书生,将与千载谋”收尾,诗人自比为一位高大的书生,正准备与千年的历史对话,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思考与追求。整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时间的深刻理解,也展现了他对历史的敬畏与探索精神,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蔡生澎湖秀,作歌以当哭。
上言岁凶荒,下言民茕独。
防患思社仓,加赈乞万斛。
悲哉蔡生言,淋浪泪满幅。
读书以致用,进生话款曲。
澎湖蕞尔区,赋税无盈缩。
地种网沪缯,贡饷不及六。
生齿日以繁,大化久沐浴。
岁供不加增,官输不加续。
今以廿载粮,充尔万民腹。
赈抚有成规,但期免沟渎。
极次分贫穷,岂能恣所欲。
止缘阻海风,来迟心愧恧。
转瞬麦秋至,高粱望成熟。
归告蚩蚩氓,安守毋多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