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素分守寒儒,有味青灯认故吾。
席帽未离谁捧檄,管花无力悟编蒲。
甘分桑果聊相慰,箧检莱衣且自娱。
从古穷通原任运,骧云敢望有家驹。
一经素分守寒儒,有味青灯认故吾。
席帽未离谁捧檄,管花无力悟编蒲。
甘分桑果聊相慰,箧检莱衣且自娱。
从古穷通原任运,骧云敢望有家驹。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儒士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与自我慰藉。首句“一经素分守寒儒”,点明了诗人作为寒儒的身份,通过“一经”和“素分”两个词,展现了他坚守学问、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接着,“有味青灯认故吾”一句,通过“青灯”这一意象,营造出一种孤独而静谧的读书氛围,表达了诗人与书籍为伴、与自我对话的精神世界。
“席帽未离谁捧檄,管花无力悟编蒲”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未离席帽的读书人和无力管花、只能编蒲的人,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虽年事已高,但仍心系学问、不甘于放弃的精神状态。同时,也暗示了岁月流逝、精力不复的现实。
“甘分桑果聊相慰,箧检莱衣且自娱”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诗人面对生活的态度。他愿意接受自然规律带来的变化,以桑果自慰,以莱衣自娱,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一种乐观与豁达。这里,“桑果”和“莱衣”分别象征着老年生活中的简单乐趣和家庭的温暖。
最后,“从古穷通原任运,骧云敢望有家驹”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穷通顺逆的淡然态度。他认为,人生起伏本是自然规律,无需过分追求或担忧,就像骏马不必期待成为家驹一样。这种超脱世俗、顺应自然的心态,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生智慧和超然物外的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我、生活、时间的深刻洞察与感悟,以及在面对岁月流转时的平和与从容。
巡方非豫游,谩咏南山杞。
阜平真阜平,依崖筑城址。
户口间富贫,风俗杂儒俚。
举趾四之日,春田已新耔。
远派引北流,开渠灌山水。
夹道纷老幼,翠华瞻莅止。
忆我前度来,拂面秋风起。
敬仰圣人踪,深恩匝闾里。
切已勉继绳,瞻前尽善美。
屡丰实幸际,小康讵宜喜。
百雉不改邑,五剧纷填市。
申命良有司,予民善为理。
西山去此园,尚馀二十里。
每从树杪看,近似在盈咫。
常年春夏交,望雨愁不已。
峰容翳尘霾,不敢向西视。
今岁何厚幸,甘膏四野被。
禾黍咸布种,草木皆鲜美。
肆目眄西山,荟蔚绿如洗。
蒙者涤而明,茁者菁不萎。
乃知造化功,泽物无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