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贞法师》
《寄贞法师》全文
唐 / 郑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巡礼知难尽,幽人见亦稀。

几年潭上过,何待雪中归。

远瀑穿经室,寒螀发定衣。

无因寻道者,独坐对松扉。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ēnshī
táng / zhèngcháo

xúnzhīnánjìnyōurénjiàn
niántánshàngguòdàixuězhōngguī

yuǎn穿chuānjīngshìhánjiāngdìng
yīnxúndàozhězuòduìsōngfēi

注释
巡礼:探访。
知难尽:深知不易。
幽人:隐士。
见亦稀:相见也寥寥无几。
潭上过:在这潭边度过。
何待:不知何时。
雪中归:在雪中归来。
远瀑:远处的瀑布。
经室:穿越山洞。
寒螀:寒冷的蝉。
定衣:静寂的衣物。
寻道者:寻找修行之道的人。
独坐:独自坐着。
松扉:松木门。
翻译
我深知探访不易,隐士相见也寥寥无几。
在这潭边度过数年,不知何时能在雪中归来。
远处的瀑布穿越山洞,寒冷的蝉鸣声穿透静寂的衣物。
没有机会寻找修行之道,只能独自坐在松木门前沉思。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僧侣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巡礼知难尽,幽人见亦稀"两句,描绘了一种寻访仙境而不得的情景,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精神家园的渴望以及这种渴望的罕见和珍贵。

"几年潭上过,何待雪中归"表达了时间流逝和季节更替,以及对归隐山林的期待。这里的“潭”指的是深潭,象征着幽静的自然之境,而“雪中归”则是诗人对于脱离尘世、归向大自然的愿望。

"远瀑穿经室,寒螀发定衣"写出了僧侣在深山古寺中的生活状态。远处的瀑布声如同经文的吟诵,寒冷中蟋蟀的鸣叫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换,以及僧侣们即便在严冬,也能安心修行,不为外界所扰。

"无因寻道者,独坐对松扉"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那种无缘无故、自然而然的修行状态的向往。这里的“无因”意味着没有外在的原因和干扰,只是单纯地坐在山林之间,与大自然为伴。

整首诗通过对僧侣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理想状态,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体悟。

作者介绍

郑巢
朝代:唐

郑巢,[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不祥,钱塘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大中间,举进士。姚合为杭州刺史,巢献诗游其门馆。合颇奖重,凡登览燕集,巢常在侧。后不仕而终。巢著有诗一卷,《唐才子传》传于世。
猜你喜欢

正月十一途中念家君初度偶成

宦游终日马蹄忙,偶见梅花忆故乡。

春酒熟时归未得,一樽谁与进高堂。

(0)

金人捧露盘.和曾纯甫春晚感旧韵

古崧台,双阙杳无踪。忆潮平、细浪溶溶。

龙舟渡马,依然先帝玉花骢。

冲冠发指,旗挥星落,血斩蛟红。

怨苍梧,班管泪,沈白日,瘴云中。更背飞,孤影飘蓬。

今生过也,魂归朱邸旧离宫。

苔残碧瓦,鸳鸯碎,蔓草春风。

(0)

浣溪沙.冬景

款冻额黄晕浅檀。金罂颊醉半腮丹。

妒他临老更芳颜。

落叶泠泠清影瘦,败荷剪剪绿云乾。

争教不怯晓来寒。

(0)

如梦令.小游仙二首·其二

天酒玉童斟送。秋水小鬟低诵。

今日与他生,一径琼壶花动。非梦。非梦。

波动月原不动。

(0)

捣练子.咏愁

刚有绪,又无端。细雨千丝月半弯。

一寸眉棱千障压,不教人放片时閒。

(0)

忆江南.寒月四首.一

寒月迥,霜气护婵娟。

眼晕乍临秋水镜,眉黄初学远山烟。不尽使人怜。

清赏处,犹自忆华年。

移几当轩添兽篆,捲帘呵手拂鸾笺,人在玉山前。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