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容美少年,博览诸经史。
尽号曰先生,皆称为学士。
未能得官职,不解秉耒耜。
冬披破布衫,盖是书误己。
雍容美少年,博览诸经史。
尽号曰先生,皆称为学士。
未能得官职,不解秉耒耜。
冬披破布衫,盖是书误己。
这段文字出自唐代诗人寒山的作品,反映了诗人对于一个美少年的赞美和对其学识的肯定。雍容美少年,是在形容这个年轻人的风度和气质,他不仅外表出众,而且博览群书,对诸经史有深入的研究。在古代社会,这样的学问是非常受人尊敬的,因此他被称为先生,同辈的人也都愿意以“学士”相称。
然而,尽管这个少年才华横溢,却未能在仕途上取得成功,没有得到官职。诗中写道他“不解秉耒耜”,这句话表达了他的无奈和困惑,因为在那个时代,读书人往往是为了做官,而学问与做官之间似乎应该有一种直接的联系,但这个少年却未能如愿。
最后两句“冬披破布衫,盖是书误己”则更深一层地描绘了他的境遇。冬天,他不得不穿着破旧的布衣,这种艰难的生活状况,与他所追求的学问似乎并不相称。这也许反映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对知识分子的忽视和不公正待遇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这个美少年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知识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体察。
真娘墓下花溟濛,碧梢小鸟啼春风。
兰舟摇摇落花里,唱彻吴歌弄吴水。
十三女子杨柳门,青丝盘髻郁金裙。
折花卖眼一回步,蛱蝶双飞上春墓。
老仙醉弄铁笛来,璚花起作回风杯。
兴酣鲸吸玛瑙碗,立按鸣筝促象板。
午光小落行春西,碧桃花下题新题。
西家忽遣青鸟使,致书殷勤招再四。
当筵夺得凤头笺,大写仙人蹋鞠篇。
太湖之水通吴淞,绿波冷浸青芙蓉。
巨灵神斧斫不去,帝命留与历代贤圣镌奇功。
奇功旷世信希有,至德乃可齐不朽。
嗟哉王生习此艺,功德不逢长袖手。
虞黄欧揭牛毛多,笔端佞语如悬河。
银钩铁画衒奇丽,天下匠石劳砻磨。
王生手握三寸钢,肥深瘦浅能自量。
神椎轻重心应手,白蠹食铁森成行。
词严笔劲逼晋汉,学士何人美词翰。
窅亭五彩护龟趺,峙立通衢人不看。
人不看,恐泪垂,晋朝羊公今为谁?
高山深水苦自置,后世谁人想见之。
王生王生女当知,功德岂在多文辞?
君不见延陵季子碑上仅十字,千载万载生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