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转娇慵若不支,从教侍女候罗帏。
半窗红日半床梦,巧鸟催人唱画眉。
宛转娇慵若不支,从教侍女候罗帏。
半窗红日半床梦,巧鸟催人唱画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清晨慵懒醒来的情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画面感。
首句“宛转娇慵若不支”,以“宛转”形容女子的姿态柔美而轻盈,“娇慵”则展现了她慵懒而不失娇媚的状态,仿佛身体难以支撑这份慵懒,营造出一种欲睡未醒的朦胧美感。
次句“从教侍女候罗帏”,“从教”表示顺从,暗示女子虽然慵懒,但侍女依然恭敬地等待在她的罗帐旁,体现了女子的尊贵与侍女的忠诚。
第三句“半窗红日半床梦”,通过“半窗红日”与“半床梦”的对比,既描绘了清晨阳光初照的温暖景象,又暗示了女子梦境中的美好与现实的逐渐苏醒,形成了一种梦幻与现实交织的意境。
最后一句“巧鸟催人唱画眉”,巧妙地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小鸟的鸣叫比作是在催促女子起床,同时“画眉”一词不仅指女子的妆容,也暗含了女子的美丽与精致,整个画面生动活泼,充满生活气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女子起床前后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个性与情感世界,语言流畅自然,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情趣。
神仙不死今何在,富贵能全古亦难。
剩买苏公堤上酒,莫教容易度春寒。
嫩凉如水,记新秋池馆。
向晚桐阴画帘卷,正银灯初上,掩过屏山,人静也,有个黄昏坐惯。
玉箫何处去,良夜沉沉,花影黄阶兔华满。
深院起微风、一点凉萤,自飞上、白罗团扇。
看杨柳梢头月趖西,尽把冷阑干、和衣靠暖。
珠海珍禽,笼来庭院,两两疏棂相隔。
架拂珊瑚凝伫久,每道春寒无力。
梳翎刷羽翠尾,忽自高擎,雕檐花影迷金碧。
说与天孙鸳锦,输他颜色。
几番欲舞又停,何曾欹侧,转教人倍怜惜。
看瑶台、霓裳初出,问谁映、月华帘额。
胜云母、屏山六尺。风吹点点朝霞湿。
漫记取檀乐,夜窗飞上词人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