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鹿洞归途感赋》
《游鹿洞归途感赋》全文
清 / 李鸿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鹿去台空屋数椽,置身犹在阆风巅。

孤筇暝踏烟中路,万壑春藏洞里天。

乱后诸生虚讲席,门前流水隔尘缘。

低徊朱陆论心地,忍使薪穷火不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óu鹿dòngguīgǎn
qīng / 鸿hóngzhāng

鹿táikōngshùchuánzhìshēnjiùzàilángfēngdiān

qióngmíngyānzhōngwànchūncángdòngtiān

luànhòuzhūshēngjiǎngménqiánliúshuǐchényuán

huáizhūlùnxīn使shǐxīnqiónghuǒchuán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名臣李鸿章所作的《游鹿洞归途感赋》,诗人以鹿洞为背景,表达了游历后的感慨。首句“鹿去台空屋数椽”,描绘了鹿洞遗址的荒凉,曾经的生机已逝,只剩几间简陋的屋宇。接下来,“置身犹在阆风巅”运用神话中的阆风仙境比喻,表达出诗人在此处仍能感受到超凡脱俗的意境。

“孤筇暝踏烟中路,万壑春藏洞里天”两句,通过“孤筇”(竹杖)和“烟中路”、“洞里天”的描绘,展现出夜间行走于山间小径,四周山谷春意盎然的景象,富有诗意。诗人寓情于景,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乱后诸生虚讲席,门前流水隔尘缘”暗指战乱之后,学术氛围凋零,学子们无法正常学习,门前的流水似乎也象征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最后,“低徊朱陆论心地,忍使薪穷火不传”表达了诗人对于朱熹、陆九渊等先贤学术的追思,以及对后人未能承继其精神的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又有对学术传承的忧虑,体现了李鸿章作为士大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作者介绍
李鸿章

李鸿章
朝代:清   字:渐甫或子黻   号:少荃(泉)   籍贯:安徽合肥   生辰: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肥东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李鸿章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李鸿章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因其尽忠辅清,才干了得而闻名。
猜你喜欢

上大望州钻天三里·其一

身到猿啼百尺头,更言前有鹘孙愁。

试于大望山头望,望见人间是峡州。

(0)

次韵王景文赠行四绝·其一

圣主龙飞白首郎,误蒙亲擢与南床。

言多妄发汲长孺,心不敢邪苏世长。

(0)

游南山入康谷以不观谷帘泉为恨南康李守致上尊乃此泉名也戏成一绝

不饮谷帘山下水,徒观瀑布下长川。

使君破我游山恨,酒寄人间第一泉。

(0)

题何子应金华书院图

君不见杜陵野客老更狂,浣花溪上结草堂。

又不见谪仙世人皆欲杀,匡山读书头如雪。

二公同时鸣有唐,文章万丈光艳长。

钧天无人帝呼去,草堂书馆今荒凉。

太平宰相张居士,外甥似舅金华子。

胸中万卷杜陵翁,笔下千篇谪仙李。

向来衣冠拜伪楚,我乃宋臣惟有死。

何曾著眼痴宰相,况肯低颜骢御史。

天边卿月落九疑,口诵离骚吊湘水。

诛茅筑室小东山,天下苍生望公起。

种梅志欲调商鼎,持斧梦刀聊尔耳。

公生长安我东嘉,天遣邂逅鄱江涯。

笔头一语真戏剧,却将铁面拟金华。

金华自是金闺彦,金口褒扬两朝眷。

末须归去金华山,行将入侍金华殿。

(0)

次韵何子应题不欺室

公如忧国房玄龄,我如郑公思批鳞。

隆兴天下同贞观,愿为贤相为良臣。

我去公来不同日,各展忠怀对宣室。

江湖邂逅论赤心,更约联翩书史笔。

坤爻敬义诚君子,可惜作铭人已死。

八十四字腾光芒,便是千年不欺史。

(0)

万清之有诗三绝呈司理贾丈并简某因次其韵·其一

灯花端为故人然,留客殷勤为击鲜。

更觉门阑增喜气,冰清玉润两俱贤。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