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荆阃宴交代贾尚书乐语口号》
《荆阃宴交代贾尚书乐语口号》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底事元戎辍上流,扬州势更重荆州。

要酬棠笏中原志,坐释枫宸北顾忧。

白羽一挥新玉帐,朱帘半捲旧红楼。

此行整顿乾坤了,公衮莱衣正黑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īngkǔnyànjiāodàijiǎshàngshūkǒuhào
sòng / céngbǎi

shìyuánróngchuòshàngliúyángzhōushìgèngzhòngjīngzhōu

yàochóutángzhōngyuánzhìzuòshìfēngchénběiyōu

báihuīxīnzhàngzhūliánbànjuànjiùhónglóu

xíngzhěngdùnqiánkūnlegōnggǔnláizhènghēitóu

注释
元戎:军队的最高统帅。
辍:停止。
上流:前线。
扬州:地名,古代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荆州:地名,古代军事要地。
棠笏:古时官员所持的象牙或木制手板,象征权力和职责。
中原:指中国中部地区,古代常作为政治中心。
枫宸:皇宫,代指皇帝。
北顾忧:对北方边疆的担忧。
白羽:白旄,古代指挥军队的旗子。
新玉帐:新建的军营。
朱帘:红色的帘幕。
红楼:红色的楼阁,此处可能指代宫殿或豪华住所。
整顿乾坤:治理天下,整顿局势。
公衮:古代官服,这里指代有威望的官员。
莱衣:古代帝王赐给功臣的礼服。
正黑头:正当壮年,头发乌黑,比喻事业蒸蒸日上。
翻译
为何元帅不再指挥前线,扬州的地位比荆州更为重要。
他决心实现收复中原的宏愿,消除对北方边疆的忧虑。
挥动白羽指挥新军,半开红帘映照旧时红楼。
此行目标是整顿天下,而您正值壮年,事业如日中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英雄豪放的情怀和对国家大事的关切。"底事元戎辍上流",表明诗人心中的忧虑和责任感,好像江水一样源远流长。"扬州势更重荆州",则是通过地理位置来强调战略要地的重要性,显示出对国家边疆安全的关注。

"要酬棠笏中原志"一句,"棠笏"代指古时用以记录事情的器物,这里用来比喻诗人对历史和民族大义的承担。"坐释枫宸北顾忧"则是说坐在高处放眼关注北方边疆的安全,体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

接下来的"白羽一挥新玉帐,朱帘半捲旧红楼",通过对宫廷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一种恢宏与繁华的景象,同时也隐含着一种对过去荣耀的怀念和现实的比较。

最后,"此行整顿乾坤了,公衮莱衣正黑头"一句,则是说诗人希望能够像古代圣君一样,整治天下,使国家重新井然有序。"公衮莱衣"指的是官服,"正黑头"则表明诗人虽然年事已高,但依旧保持着昂扬的斗志和清醒的头脑。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怀,更体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个人的历史使命感。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韬光庵

悟得师禅隐此林,谩传难下碧天吟。

巢沟坞上人无迹,云月堂前梅有阴。

家弃蜀乡年岁远,身潜洛寺屋庐深。

死生印得香山去,可遂西来一片心。

(0)

蒙叟悟禅人俗舍在湖口县予留江城闻其归省且有书贶因寄二首·其二

富池归去欲相从,几想苍云碧树东。

夜月庾楼怀抱在,春风陶径梦魂通。

前峰路断锄犁少,古渡征苛网罟空。

难语数年牢落恨,千林如海夕阳红。

(0)

群玉山·其三

浮世嚣尘不可干,漫山琮璧照人寒。

客来莫认为顽石,具眼还须作玉看。

(0)

寄越中文友

客情无处著,身事定何如。

秀水且停棹,蕺山终结庐。

秋风一杯酒,夜雨半翻书。

把手蓬莱顶,梅花腊月初。

(0)

竹西午坐

桧树参差翠满庭,甜风爱日透疏棂。

倦行静倚湘斑坐,高下书声得细听。

(0)

东园池上

急雨斜风颤晓荷,娇羞花面泪痕多。

向人欲语竟不语,风雨无情花奈何。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