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凭高忆洞天,朱明回首隔苍烟。
山连楚越人为险,水注东南地转偏。
云外拾菰喧稚子,溪囗囗药笑顽仙。
道人别有生涯在,借地开池自种莲。
往往凭高忆洞天,朱明回首隔苍烟。
山连楚越人为险,水注东南地转偏。
云外拾菰喧稚子,溪囗囗药笑顽仙。
道人别有生涯在,借地开池自种莲。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青龙绝顶,遥望洞天,思绪飘向遥远的罗浮山的情景。首联“往往凭高忆洞天,朱明回首隔苍烟”以“往往”二字开篇,表达了诗人对洞天的向往与回忆,而“朱明回首隔苍烟”则通过视觉与时间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既往不复、时空交错的意境。
颔联“山连楚越人为险,水注东南地转偏”进一步展开画面,将目光投向山川大地,以“山连楚越人为险”描绘山势险峻,隐含着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水注东南地转偏”则以水流的方向变化,暗示地域的特殊性,同时也暗含着对自然规律的思考。
颈联“云外拾菰喧稚子,溪囗囗药笑顽仙”转向对自然中人的描绘,通过“云外拾菰”和“溪口采药”的场景,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同时“喧”和“笑”两个字赋予了画面以动态感和生活气息,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
尾联“道人别有生涯在,借地开池自种莲”则收束全诗,点明了诗人的身份——“道人”,并揭示了他在此地的生活方式——“借地开池自种莲”。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也暗示了其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自然美与人文关怀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内心世界的追求。
阿爷五十四,怜汝才始生。
恩育夙夜谨,眉目秋水清。
行如生鹿跳,语若流莺鸣。
当时恣娇顽,计日期长成。
尔祖豪杰姿,声闻州郡钦。
一顾等成败,片言能重轻。
田园亘阡陌,兵火成榛荆。
千顷遗寸波,百田才一塍。
官租因讼致,薄业宁躬耕。
不辞生理苦,所惧徭役并。
嗟予蚤失怙,慈亲训遗经。
遭时风尘黑,扶日云霄青。
簪笔侍禁闼,通籍居承明。
衰年遂冉冉,薄宦徒营营。
辞官归故园,葺屋依先茔。
看花眼如雾,种竹发已星。
贫无金在囊,家有书满籯。
念汝未强壮,立身恐伶仃。
痛逼骨肉怀,感慈肝胆惊。
男儿在忠孝,业学崇勋名。
题诗冀尔识,慰我桑榆情。
《示宜学绩学甲戌三月题》【明·刘炳】阿爷五十四,怜汝才始生。恩育夙夜谨,眉目秋水清。行如生鹿跳,语若流莺鸣。当时恣娇顽,计日期长成。尔祖豪杰姿,声闻州郡钦。一顾等成败,片言能重轻。田园亘阡陌,兵火成榛荆。千顷遗寸波,百田才一塍。官租因讼致,薄业宁躬耕。不辞生理苦,所惧徭役并。嗟予蚤失怙,慈亲训遗经。遭时风尘黑,扶日云霄青。簪笔侍禁闼,通籍居承明。衰年遂冉冉,薄宦徒营营。辞官归故园,葺屋依先茔。看花眼如雾,种竹发已星。贫无金在囊,家有书满籯。念汝未强壮,立身恐伶仃。痛逼骨肉怀,感慈肝胆惊。男儿在忠孝,业学崇勋名。题诗冀尔识,慰我桑榆情。
https://shici.929r.com/shici/qKCJV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