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近三衢阻雨·其一》
《近三衢阻雨·其一》全文
宋 / 陈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行李初逢雨,朝来犹望晴。

沾濡端及月,惯习自忘情。

密霭村村暝,流泉处处明。

更馀三百里,江满看舟行。

(0)
注释
行李:随身携带的物品。
初逢:初次遇到。
雨:下雨。
朝来:早晨。
犹:仍然。
望:期待。
晴:晴朗。
沾濡:被水打湿。
端:恰好。
及:达到。
月:月亮。
惯习:习惯成自然。
忘情:不觉其情。
密霭:浓密的雾气。
村村:村庄。
暝:昏暗。
流泉:流动的泉水。
处处:各处。
明:明亮。
更馀:剩下的。
三百里:三百里的路程。
江满:江面满载。
舟行:船只航行。
翻译
行李初次遇到雨,早晨还期待天晴。
月光也被雨水打湿,久而久之已不觉其情。
浓密的雾气笼罩着村庄,溪流在每个地方都显得明亮。
还有三百里的路程,想象江面满载船只前行。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陈宓的《近三衢阻雨(其一)》描绘了旅途中遭遇雨水的场景。首句"行李初逢雨",以行李为切入点,展现了诗人出行时恰好遇到降雨的情景。接着的"朝来犹望晴"表达了对天气好转的期待,显示出诗人对行程的关切。

"沾濡端及月"进一步描绘雨势之大,连夜晚的月光都被雨滴打湿,形象生动。"惯习自忘情"则写出诗人长期旅行,对风雨已习以为常,心境并未因此而过于沮丧。

"密霭村村暝"通过"密霭"和"村村暝",描绘出雨后村庄被雾气笼罩的昏暗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流泉处处明"则与前句形成对比,虽然村庄暗淡,但流水声清晰可见,透露出一丝生机。

最后两句"更馀三百里,江满看舟行"展望未来,诗人期待雨过天晴,想象在江面上乘舟而行,画面开阔,也暗示着旅程的继续。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中旅行的景色,既有旅途的艰辛,也有对美好天气的期盼,展现出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陈宓
朝代:宋

(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
猜你喜欢

读甲子改元诏因叙怀留别诸相

忆昔东征去国门,黯然为别更消魂。

若图白首妻孥计,是负皇家父子恩。

中统始开新甲子,至元重整旧乾坤。

九州四海升平望,要竭丹诚翊至尊。

(0)

哭尊大人领省

孤儿泪眼空流血,一夜不知浑白发。

宝灯轮毕新记成,梦断疏钟吼残月。

白云隐隐入青冥,生死悠悠两长诀。

人閒天上父子情,遗愤有身终尽雪。

(0)

十四夜月

秋风滚地来,云捲河汉净。

遥观东海底,飞出黄金镜。

虽未十分圆,桂魄明且莹。

停杯对清辉,信笔成新咏。

慇勤举杯属姮娥,休阻南楼夜来兴。

(0)

后凯歌词九首·其四高阙

骈驰追锐翼摧锋,枭獍窠巢一夜空。

光射铁衣寒透彻,冷风如箭月如弓。

(0)

后凯歌词九首·其二沙幕

金节煌煌下玉京,鱼丽三十六屯兵。

一军电激穿沙幕,万燧云繁战野营。

(0)

梅隐君挽诗

梅仙非素隐,兄弟乐乡闾。

自住东头屋,长乘下泽车。

岁寒乔木古,江远暮云疏。

生死知无憾,传家万卷书。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