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岗西望产梧桐,仪羽婆娑讶许同。
象郡有山皆拱北,凤台无日不朝东。
彩悬苞竹千寻起,云拥扶桑五色笼。
并峙云龙终不改,遥看剑阁淬天雄。
高岗西望产梧桐,仪羽婆娑讶许同。
象郡有山皆拱北,凤台无日不朝东。
彩悬苞竹千寻起,云拥扶桑五色笼。
并峙云龙终不改,遥看剑阁淬天雄。
这首诗描绘了陆川六景之一的“西凤朝阳”,以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和谐。
首联“高岗西望产梧桐,仪羽婆娑讶许同”开篇即展现出一幅高岗之上,梧桐树繁茂生长,仪态万千的画面,梧桐树的婆娑舞动仿佛在惊讶于自己的存在,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生动的氛围。
颔联“象郡有山皆拱北,凤台无日不朝东”进一步扩展视野,将视角从单一的梧桐树转向更广阔的自然景观。象郡之地,群山环绕,皆向北拱立;凤台之上,无论何时,太阳都从东方升起,象征着永恒的光明与希望。
颈联“彩悬苞竹千寻起,云拥扶桑五色笼”则聚焦于苞竹与扶桑,苞竹在千寻之高的地方悬挂着色彩斑斓,云层将扶桑五色的光辉笼罩,既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色,也隐喻了生命的多彩与丰富。
尾联“并峙云龙终不改,遥看剑阁淬天雄”收束全诗,以云龙并峙的形象象征自然界的稳定与和谐,同时遥望剑阁,暗示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如同剑阁般挺拔入云,展现出一种崇高的英雄气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陆川六景之一的壮丽景象,不仅赞美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生命、希望与坚韧精神的深刻思考。
高台峥嵘凌空开,下瞰丰沛何雄哉。
群山蜿蜒起东北,猛势飞度青徐来。
芒砀前临如却据,行人犹指龙潜处。
只今龙去三千霜,汉家事业烟苍苍。
山东日落海天阔,大风自起云飞扬。
沛中故迹今如此,惟有高台未倾圮。
送君去兮空浩歌,江南三月春色过。
姑苏台前一杯酒,落花漫漫芳草多。
渡江水远山嵯峨,它时相思情奈何。
情奈何,将焉歇,君当忆我姑苏之夕阳,我当望君歌风之明月。
缄书共达长淮流,两地因之慰离别。
旧沧洲。是老翁白石,亲写武陵游。
藓净渔矶,花飘贾篾,中间著个羊裘。
烟鸟归、四围松竹,倚遍了、明月最高楼。
不识侯门,有名相里,笔墨风流。
堪叹桑田更改,把图书金石,尽付浮鸥。
香阁经笺,法堂钟鼓,凄凉一点灯油。
争传说、高人舍宅,任他日、乳燕啼鸠。
只看吴宫晋苑,剩得松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