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乐诳凡夫,须臾皆变坏。
惟书有真乐,意味久犹在。
李君名家流,事业窥前辈。
澹然无他娱,开卷与心会。
忆吾童稚时,书亦甚所爱。
传抄春复秋,讽诵昼连晦。
饮食忘辛咸,污垢失盥颒。
尔来欢喜处,乃在文字外。
卷藏二万签,棐几静相对。
此乐君未知,狂言勿吾怪。
欲乐诳凡夫,须臾皆变坏。
惟书有真乐,意味久犹在。
李君名家流,事业窥前辈。
澹然无他娱,开卷与心会。
忆吾童稚时,书亦甚所爱。
传抄春复秋,讽诵昼连晦。
饮食忘辛咸,污垢失盥颒。
尔来欢喜处,乃在文字外。
卷藏二万签,棐几静相对。
此乐君未知,狂言勿吾怪。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韩驹创作,题为《李氏娱书斋》,通过描述李氏书房中的书籍之乐,展现了读书带来的持久乐趣和精神满足。诗中以“欲乐诳凡夫,须臾皆变坏”开头,将短暂的感官快乐与永恒的书籍之乐进行对比,强调了书籍作为真乐的价值。
接着,诗人赞扬李氏作为名门之后,不仅在事业上追求前辈的成就,更在淡泊中寻求内心的宁静,通过阅读与心灵相会。回忆起自己童年时对书籍的热爱,从春到秋,从日到夜,甚至忘记了饮食的滋味和清洁的重要性,可见其沉迷于文字之中的程度。
最后,诗人提到李氏书房内藏书丰富,排列整齐,与之相对的是内心的宁静与喜悦。诗人以“此乐君未知,狂言勿吾怪”结尾,表达了对书籍之乐的独特理解,并期待读者能够理解并欣赏这种超越文字本身的乐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比手法,生动地展现了阅读带来的精神愉悦和深远影响,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书籍价值的深刻认识和赞美。
楚怀听秦诳,身作咸阳鬼。
当时屈原争,坐困椒兰毁。
襄王复不悟,远作江南徙。
行吟沅湘间,形槁颜色悴。
著书称离骚,风雅齐厥理。
鸱鸮况小人,鸾凤喻君子。
眷眷不忘君,一篇三致意。
纫兰采杜若,冠佩空自伟。
举世混浊中,谁与同乐此。
忠臣会遇难,千古共一轨。
人情疏鲠亮,物能使软美。
存亡反覆间,悔及良晚矣。
嗟嗟屈子心,芳洁畴与比。
日月可争光,尘垢安能滓。
聊从太史卜,肯逐渔父醉。
甘葬鱼腹中,怀沙汨罗水。
千秋身后名,芬馥同茝芷。
夫岂椒兰徒,据势长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