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旌旂满,金焦正鼓鼙。
天涯风送雁,岁尽雪沾泥。
倚杖看烽火,寻山卜故溪。
闽云春欲断,越鸟夜难栖。
义士尊铜马,波臣按水犀。
羽书三豕外,行殿五羊西。
蛮徼犹知汉,田横岂下齐。
楼船沧海客,诗句妙高题。
沉锁寒芜积,吹笳木叶低。
孤城几愁绝,烟草碧萋萋。
江上旌旂满,金焦正鼓鼙。
天涯风送雁,岁尽雪沾泥。
倚杖看烽火,寻山卜故溪。
闽云春欲断,越鸟夜难栖。
义士尊铜马,波臣按水犀。
羽书三豕外,行殿五羊西。
蛮徼犹知汉,田横岂下齐。
楼船沧海客,诗句妙高题。
沉锁寒芜积,吹笳木叶低。
孤城几愁绝,烟草碧萋萋。
这首诗描绘了江边的壮丽景象与浓厚的战争氛围。首联“江上旌旗满,金焦正鼓鼙”以“旌旗满”和“鼓鼙”渲染出战场的紧张与激烈,金焦二字可能指代江上的两座山峰或岛屿,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
颔联“天涯风送雁,岁尽雪沾泥”则转而描写自然景色,通过“风送雁”和“雪沾泥”勾勒出冬日的寒冷与辽阔,雁字南飞,岁末将至,给人以时间流逝的感慨。
颈联“倚杖看烽火,寻山卜故溪”进一步深化了战争主题,诗人倚杖远眺烽火,似乎在寻找着山中的旧溪,暗示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与对战乱的反思。
尾联“楼船沧海客,诗句妙高题”则以“楼船”和“沧海客”描绘出航海者的形象,与前文的战争场景形成对比,诗句“妙高题”则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赞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战争与和平、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复杂关系,既有对战争残酷的反思,也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身行邓尉心戒坛,非松非柏森屈蟠。
西山今生恐不到,对此皮骨空汍澜。
从来柏身尚劲直,故斗奇肆横阑干。
神物中断霹雳斧,两活不复资泉源。
我疑柏空寿者相,忍辱节解降魔顽。
一物精诚有不灭,奈何已死诬苍天。
平生松风满怀抱,得兹魂梦双牵连。
不须长短较南北,啜茶倚树钟声圆。
高云作时霖,小雨成薄霿。
变灭须臾期,杲杲同一梦。
才老天心奇,文字极所纵。
气摄龙象瘖,大千震微讽。
孤往若有见,偕来已失众。
飘风小噫欠,宁觉蚊蚋鬨。
萧寥楚山川,可叹非时凤。
笑我滀涔蹄,短汲才一瓮。
煎愁自相濡,悠忽了宾送。
多生何因缘,清净每饭共。
愿睹成宝坊,断桷备斲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