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日欲归去,蹉跎空岁华。
只知催客泪,何处是君家。
寄子他巢稳,颁春故国赊。
林梢啼不尽,流恨入山花。
终日欲归去,蹉跎空岁华。
只知催客泪,何处是君家。
寄子他巢稳,颁春故国赊。
林梢啼不尽,流恨入山花。
这首诗名为《杜鹃》,出自北宋诗人李新的笔下。这是一首抒情小品,通过描绘春日归巢的杜鹃,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和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终日欲归去,蹉跎空岁华。” 这两句诗描写了时间在无声中流逝,自己却仍旧留恋于现实世界,不愿意就此别离。这不仅是对杜鹃的写照,也反映出了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
“只知催客泪,何处是君家。”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途中遇见的客人所流下的思乡泪水的理解与共鸣,同时也在问自己,心之所向,归属何方。
“寄子他巢稳,颁春故国赊。” “寄子”意指杜鹃将自己的后代托付给了远方的新居,“他巢稳”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而“颁春”则是春天里分发着生命与希望,“故国赊”则是在用对故乡深情的借比,表达诗人对于自己出生、成长之地的怀念。
“林梢啼不尽,流恨入山花。” 最后两句,通过杜鹃在林间不断啼叫的画面,传递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无尽哀伤和对美好事物无法忘怀的情感。这些情感如同溪水一般,汇聚成河,流入山花之中,隐喻着诗人的情感已经与自然融为一体。
整首诗通过对杜鹃春归的描写,寄寓了诗人对于时间、家园和生命的深刻思索。语言简洁而含蓄,每个字眼都透露着浓郁的情感,使读者仿佛能听见那啼叫声中的无限哀愁。
我裾未洗闽山土,君驾柴车过茅宇。
相从仅作一夕留,冒雨冲风何自苦。
如君人才岂终滞,瑚琏要为清庙器。
宜黄玉山俱作客,近湜何殊远居易。
我贫不得为君谋,恐君远适关我忧。
作诗寄示三径蒋,并简平生顾曲周。
负笈初忘道阻长,求船翻为岁奔忙。
一尊故惜时重与,四海当知别未尝。
渭北江东无异辙,太虚明月本同光。
属公忽讳经为别,遣客仍知醉不忘。
忆昨携诗辱报诗,再来有约竟乖期。
不应置我毋庸友,何自令人极所思。
千里叶舟黄落后,一官斗粟倦游时。
访寻不见萧齐处,风雨何由话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