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依旧昔人非,多少兴亡问不知。
雁去又逢重到日,凤归安得再来时。
风吹木叶随渔艇,霜压芦花出酒旗。
特地待吟吟未稳,数声昏笛戍楼吹。
江山依旧昔人非,多少兴亡问不知。
雁去又逢重到日,凤归安得再来时。
风吹木叶随渔艇,霜压芦花出酒旗。
特地待吟吟未稳,数声昏笛戍楼吹。
这首宋朝毛珝所作的《凤凰台》,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江山易主、人事更迭的沧桑感,以及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开篇“江山依旧昔人非”,点明了自然环境的永恒与人事变迁的无常,形成鲜明对比。接着“多少兴亡问不知”一句,直接抒发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和迷茫。
“雁去又逢重到日,凤归安得再来时”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雁与传说中的凤凰融入其中,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雁的迁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而凤凰的回归则寄托了人们对理想状态或美好事物重现的渴望。
“风吹木叶随渔艇,霜压芦花出酒旗”描绘了一幅秋日江边的景象,风、木叶、渔艇、霜、芦花、酒旗,这些元素共同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萧瑟的氛围,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
最后,“特地待吟吟未稳,数声昏笛戍楼吹”收尾,诗人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但最终未能成诗,只有远处的戍楼传来几声昏笛,这笛声或许是对过往的哀悼,也可能是对未来的期盼。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之情。
爆竹声已销,邻舍亦罢博。
把杯念吾生,飞鸟究何托。
姿年逝将老,精力坐销铄。
学宦亦良策,山林固予乐。
诚恐为俗牵,遂令一生阁。
如今倘便决,求田事耕凿。
尽力得逢年,或胜虚俸薄。
何必父母身,持受达官虐。
弟辈不更事,望我践累若。
焉知妻妾羞,百倍衣食恶。
且当练劲俭,晚食而早作。
国医不可见,慨然念仓扁。
区区乞灵心,非笑讵求免。
惟我禄命薄,能养愧马犬。
米监碎而艰,累母日非浅。
劳辱固天性,匪贫宁尽愿。
生儿不得力,精血就衰殄。
去年右臂枯,床蓐哀转辗。
今年左复尔,筋骨痛如剸。
仰天呼以泣,无术效含吮。
惟此孙夫子,仁思动缱绻。
金方出卟卜,世目不能阐。
未达良取讥,但觉体因善。
誓母百岁后,始废公一献。
丹榴照芧屋,精意荐洗腆。
长筵坐二老,甘味分寸脔。
各馂先生馀,当服丹九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