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司教化,黉序育群材。
因心有明训,善端得深培。
天叙既昭陈,人文亦褰开。
云何百代下,学绝教养乖。
群居竞葩藻,争先冠伦魁。
淳风反沦丧,扰扰胡为哉。
圣人司教化,黉序育群材。
因心有明训,善端得深培。
天叙既昭陈,人文亦褰开。
云何百代下,学绝教养乖。
群居竞葩藻,争先冠伦魁。
淳风反沦丧,扰扰胡为哉。
此诗出自宋代朱熹的《斋居感兴二十首》之十七,乃是诗人对教育与社会风气的深刻反思。首句“圣人司教化,黉序育群材”开篇即点明了教育的重要性,圣人负责教导,学校培养人才。接着“因心有明训,善端得深培”强调了内心道德修养的培养,善念的根植。而后“天叙既昭陈,人文亦褰开”则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秩序和人文精神的向往。
然而,“云何百代下,学绝教养乖”一句转折,指出自古以来,尽管有圣人和教育,但学识与教养却时常偏离正轨。接下来“群居竞葩藻,争先冠伦魁”描绘了人们在群体中追求外在成就,争相成为佼佼者的情景,却忽视了内在品质的提升。最后“淳风反沦丧,扰扰胡为哉”表达了对社会风气败坏的忧虑,淳朴的风尚被遗忘,人们忙忙碌碌却不知所为何来。
整首诗通过对比理想与现实,表达了对教育与社会道德的深切关注,以及对恢复传统美德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