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憔悴损容颜,细草浓花满目斑。
欲雨雨鸠啼不巳,寻春春色断阑珊。
身非蛟客还多泪,迹似閒云只恋山。
暇日海滨行古墅,双相坐石听绵蛮。
东风憔悴损容颜,细草浓花满目斑。
欲雨雨鸠啼不巳,寻春春色断阑珊。
身非蛟客还多泪,迹似閒云只恋山。
暇日海滨行古墅,双相坐石听绵蛮。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至海滨,望见诸山云起,即将下雨的景象。首联“东风憔悴损容颜,细草浓花满目斑”以拟人化的手法,将东风比作令人生愁的女子,其憔悴之态映照在诗人的心中,而细草浓花则满眼斑驳,暗示着季节的更替与自然界的变迁。颔联“欲雨雨鸠啼不巳,寻春春色断阑珊”进一步渲染了即将下雨的氛围,雨鸠的啼叫似乎预示着雨水的到来,而寻找春天的痕迹却只见春色渐逝,断断续续,表现了时光流逝的无奈。
颈联“身非蛟客还多泪,迹似閒云只恋山”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他并非蛟龙的客人,却因自然界的变幻而感伤落泪;他的足迹仿佛闲云,只眷恋着山峦,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依恋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尾联“暇日海滨行古墅,双相坐石听绵蛮”则描绘了诗人闲暇时在海滨漫步,古旧的别墅旁,与友人相对而坐,倾听那绵延不绝的鸟鸣声,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感观察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末清初文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对生活哲理的探索。
银汉■寒,露华风静,半钩新月微明。
烟浓桂树,乌鹊■桥成。
十二珠帘乍卷,正良霄、玉宇清莹。
相逢处,■■别绪,仙袂泪痕盈。忆长生殿里,人归何处,■■■■。
叹人间天上,总为多情。更有无端幼女,■■■、乞巧犹频。
凭栏久,佩环声杳,缥缈彩云生。
鲞鹤嫌肥,鲥羹欠脆,江豚未许同族。
巧配雌雄,常容妾媵,不仅双双比目。
半七西施乳,休忘记、沼吴心毒。
厨娘仔细调羹,莫听粉郎催促。
命薄说教拚了,恁下箸又停,几遍猜惑。
灶扫媒尘,盆倾豆水,更验红丝钗足。
黯黯江洲外,问几寸、芦芽抽绿。
斟得春醪,重歌摸鱼儿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