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皇朝侍从臣,文华殿里说书频。
瞻天实傍龙颜切,赐食亲承帝语真。
海岳无能禆壤滴,感孚常拟涤心神。
一归茅屋惊迟暮,翘首中宵仰北辰。
十载皇朝侍从臣,文华殿里说书频。
瞻天实傍龙颜切,赐食亲承帝语真。
海岳无能禆壤滴,感孚常拟涤心神。
一归茅屋惊迟暮,翘首中宵仰北辰。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孙承恩所作的《秋日感怀八首》中的第二首,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许。
首联“十载皇朝侍从臣,文华殿里说书频”开篇即点明诗人曾作为宫廷侍从,长期在文华殿内为皇帝诵读书籍,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对过往时光的追忆。
颔联“瞻天实傍龙颜切,赐食亲承帝语真”进一步描述了诗人与皇帝之间的亲密关系,他不仅能够近距离地观察皇帝的言行举止,还能亲自接受皇帝的赐食和言语指导,这种经历无疑赋予了诗人独特的身份和地位,同时也蕴含着对权力与荣耀的复杂情感。
颈联“海岳无能禆壤滴,感孚常拟涤心神”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以及内心的纯净追求。他认为即使是浩瀚的山川大海也无法洗涤心灵的尘埃,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和对内心净化的渴望。
尾联“一归茅屋惊迟暮,翘首中宵仰北辰”则是对诗人晚年生活状态的描绘。在经历了繁华与辉煌之后,诗人回归简朴的生活,面对岁月的流逝,他抬头仰望北极星,似乎在寻找指引未来的方向。这一联既体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展现了他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权力、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以及对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思。
贵盛多士趋,衰贱亲友弃。
投老涉险艰,谁人敦气义。
往岁客吴越,保身无善计。
风雨交横来,仓皇不知避。
阴云竟日起,龙蛇沸相噬。
咫尺且莫期,千里讵能致。
徘徊畏涂上,所向色憔悴。
不有高世士,缓急吾何恃。
时时想旧情,涕泪满衣袂。
恨无缩地法,一见陈往事。
绝塞悲鸿鹄,秋原老骐骥。
同心不在眼,蹉跎愧前志。
水车山前溪月白,去年曾作寒夜客。
主翁团坐竹炉红,老姥烧茶多喜色。
今年又宿邻西家,柴门临水竹交加。
眼前风物总如旧,只有疏篱梅未花。
平生到处多清兴,聊对沙鸥发新咏。
明年强健又重来,沙鸥笑我胡为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