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中吟·其三》
《山中吟·其三》全文
明 / 吕时臣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西涧有灵草,晔晔芬金光。

春阴龙昼出,秋寒鹤夜翔。

去人不千尺,烟气洒衣裳。

精诚不能陟,望之徒感伤。

恐非长生物,讵敢献君王。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山中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独特魅力与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

首句“西涧有灵草,晔晔芬金光”,以“西涧”为背景,点明了地点,同时引入了“灵草”,暗示了这里的植物具有非凡的生命力和独特的美丽。接着,“晔晔芬金光”描绘了这些灵草在阳光下闪烁着金色光芒的景象,既生动又富有诗意,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股生机勃勃的气息。

“春阴龙昼出,秋寒鹤夜翔”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龙和鹤赋予了生命,它们在春日的阴云中白天出现,在秋日的寒风中夜晚飞翔,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体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多样性和和谐共存。

“去人不千尺,烟气洒衣裳”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神秘,远处虽有千尺之遥,却仿佛近在咫尺,烟气弥漫,仿佛能直接触及衣裳,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最后,“精诚不能陟,望之徒感伤”表达了诗人对这美好而又难以触及的景致的感慨,尽管心中充满敬仰与向往,但现实的限制使得这种情感只能化为感伤。而“恐非长生物,讵敢献君王”则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之心,以及对权力的谦逊态度,即使这美景再动人,也不敢轻易向君王献上,体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的道德情操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同时也体现了明代文人特有的审美情趣和道德观念。

作者介绍

吕时臣
朝代:明

一名时。明浙江鄞县人,字中父,一作仲父。工诗,亦工散曲。以避仇远游,历齐、梁、燕、赵间,为人贞介廉洁。客死涉县,卒年七十。有《甬东山人稿》。
猜你喜欢

留别樊淑鲁饷部用韵

十年无复听和鸾,小草殊多此一端。

曾羡陶潜能解绶,敢言贡禹爱弹冠。

天高北阙风云远,地迥西溪雨雪安。

强起不知缘底事,马头秋色正馀寒。

(0)

邀田御宿李念腾饮映碧园次御宿韵·其二

爱我城南近水台,招携此亦胜游哉。

拈樽坐上飞元屑,纵屐花间破碧苔。

爽气忽来风乍入,烟光欲散雨初回。

渐看溪月涵清影,既醉何妨更一杯。

(0)

灵邱山中

平生耽幽赏,所在恣冥讨。

偶来此山中,悠然畅怀抱。

怪石高插云,直欲凌苍昊。

霏微小雨来,空濛山益好。

乍看瀑布飞,忽疑天河倒。

香雾散新花,锦兰藉细草。

层岩转深壑,蓊翳悉难考。

古来观空人,往往志蓬岛。

求之不可得,徒尔滋烦懆。

咄咄今日游,顿令俗肠扫。

应接自不暇,何必山阴道。

(0)

山居四时词·其三

天末金风荐爽,夜深玉露生寒。

黄菊含苞欲吐,芙蓉褪粉将残。

(0)

送邵武李太守擢宪滇南

昆明池水静无波,拥传新从僰道过。

开府定能宽汉法,采诗曾不废蛮歌。

趁墟滇客龙名市,纳款夷王象渡河。

他日勒功留片碣,点苍如黛石嵯峨。

(0)

驿亭夜坐书怀寄内

十年书剑两无成,飘泊江湖愧姓名。

络纬声沉愁易集,芙蓉花老怨难平。

枕边暮雨离魂结,镜里秋霜客路生。

共隐青山期白首,古来曾有鹿门耕。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