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瑶妃去,雷峰插枕尖。
山河留日角,风雨护龙髯。
石竹斜当户,冬青老覆檐。
六陵花鸟恨,渍笔满吴缣。
古墓瑶妃去,雷峰插枕尖。
山河留日角,风雨护龙髯。
石竹斜当户,冬青老覆檐。
六陵花鸟恨,渍笔满吴缣。
这首诗描绘了集庆寺中宋理宗御容后的景象,以及围绕着古墓的凄美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历史的痕迹与自然的变迁。
“古墓瑶妃去”,开篇即以“瑶妃”这一形象,暗示墓中安息的女性身份高贵,如同瑶池中的仙子,虽已逝去,却依然保持着那份超凡脱俗的气质。“雷峰插枕尖”,将雷峰塔比喻为插入天空的尖峰,既描绘了雷峰塔的雄伟壮观,也暗含了对古墓所在之地的崇高敬意。
“山河留日角,风雨护龙髯”,这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山河象征国家,日角象征帝王的尊严,风雨则象征自然的力量和保护,龙髯则是对帝王的尊称。这里表达了山河守护着帝王的尊严,风雨则在保护着帝王的灵魂,充满了庄重而神秘的气息。
“石竹斜当户,冬青老覆檐”,石竹与冬青,都是生命力顽强的植物,它们斜斜地生长在门前,老态龙钟地覆盖着屋檐,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沉淀。
“六陵花鸟恨,渍笔满吴缣”,“六陵”指的是宋朝皇帝的陵墓,“花鸟恨”则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哀思与怀念,“渍笔满吴缣”则描绘了诗人挥洒笔墨,情感深沉,仿佛所有的哀愁都化为了笔下的文字,铺满了宣纸。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逝去生命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