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路攀留切,离筵鼓吹雄。
此时沾化雨,何日坐春风。
鹤扰行台下,凫飞画省中。
仰怀良夜月,千里幸相同。
别路攀留切,离筵鼓吹雄。
此时沾化雨,何日坐春风。
鹤扰行台下,凫飞画省中。
仰怀良夜月,千里幸相同。
这首诗是明代陶益所作的《送何善山先生赴工部》。诗中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对友人何善山即将前往工部任职的惜别之情。
首句“别路攀留切”,描绘了送别时的情景,诗人与友人在即将分别的路上依依不舍,心中充满了留恋。接着,“离筵鼓吹雄”一句,通过热闹的离别宴席上的音乐和欢声笑语,反衬出离别的伤感氛围。
“此时沾化雨,何日坐春风。”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离别的泪水比作滋润大地的春雨,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未来仕途顺利、春风得意的美好祝愿。
“鹤扰行台下,凫飞画省中。”这两句描绘了友人即将前往的工部环境,以鹤和凫的生动形象,象征着友人即将步入的官场生涯,既有对友人前程的期待,也有对官场复杂性的隐忧。
最后,“仰怀良夜月,千里幸相同。”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在美好的夜晚共同欣赏明月,寓意着友情不受时空限制,即使分离,心仍相连。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既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又蕴含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是一首典型的送别佳作。
朝登天池峰,暮酌天池水。
一枕僧榻清,钟磬半空里。
平生此名山,籍籍满吾耳。
乘兴作远游,杖策自不已。
行行到绝顶,尘世知隔几。
云烟出其下,渺视犹万里。
山川与人物,往往尽蒙被。
始疑翻雪涛,混同一彭蠡。
顷刻开一罅,初见山逦迤。
仿佛人世界,未可详目指。
山中为予言,此地去天咫。
风雨晦冥候,与世殊不似。
霖潦方下作,山头旋磨蚁。
云深此埋屋,山下乃不尔。
历验予所言,其言亦非诡。
未必隔仙凡,高深实殊轨。
初夜现佛灯,数星林末起。
如萤复如炬,或明亦或止。
昔闻颇甚怪,今见乃如此。
寄语登山人,仍须细穷理。
《庐山杂咏.天池》【宋·陈文蔚】朝登天池峰,暮酌天池水。一枕僧榻清,钟磬半空里。平生此名山,籍籍满吾耳。乘兴作远游,杖策自不已。行行到绝顶,尘世知隔几。云烟出其下,渺视犹万里。山川与人物,往往尽蒙被。始疑翻雪涛,混同一彭蠡。顷刻开一罅,初见山逦迤。仿佛人世界,未可详目指。山中为予言,此地去天咫。风雨晦冥候,与世殊不似。霖潦方下作,山头旋磨蚁。云深此埋屋,山下乃不尔。历验予所言,其言亦非诡。未必隔仙凡,高深实殊轨。初夜现佛灯,数星林末起。如萤复如炬,或明亦或止。昔闻颇甚怪,今见乃如此。寄语登山人,仍须细穷理。
https://shici.929r.com/shici/8HplQK1X5.html
一镜三百里,环以碧玉峰。
天公赐我厚,极目为提封。
烟收见石帆,雨霁望卧龙。
嵯峨宝林塔,迢递天章钟。
兴来思一出,霜晴及初冬。
父老舍杖迎,衣冠颇严恭。
语我相识久,幸未弃老农。
间者传伏枕,喜闻足音跫。
贫舍有盘餐,勿责异味重。
荞饼新油香,黍酒瓮面浓。
已遣买扑握,亦可致噞喁。
愿公领此意,秣蹇聊从容。
我起为太息,厚意敢不从。
吾生行逆境,平地九折邛。
况今又老退,如子岂易逢。
但愿从今健,衰疾缓见攻。
遇兴即扣门,草具烦炊舂。
但恐乘月来,妨子睡味浓。
平生山林几緉屐,何意随人戴朝帻。
口言报国直妄耳,断简围坐晨至夕。
道山堂东直庐冷,手种疏篁半窗碧。
但虞风波起平地,岂有毫发能补益。
成书朝奏暮请老,入耳幸免烦言啧。
东望故山百馀里,父老欢忻来接迹。
白羊绿酒争下担,长笛腰鼓纷如织。
迢迢梅市过鲁墟,观者所至空巷陌。
尔来呻吟又春尽,周视室中惟四壁。
但令粝饭粗撑拄,犹胜朱门常踧踖。
小儿助我理孤学,终岁伏几心如石。
问看饮酒咏离骚,何似焚香对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