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桃林尽了无痕,溪色无光山色昏。
依旧负薪人不断,采残枝叶更刨根。
碧桃林尽了无痕,溪色无光山色昏。
依旧负薪人不断,采残枝叶更刨根。
这首元代耶律铸的《烧桃树根》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画面。首句“碧桃林尽了无痕”,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碧桃林已被焚烧殆尽,只剩下一片寂静,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暗示了过往的美好已消逝无踪。次句“溪色无光山色昏”进一步渲染氛围,溪水失去了往日的光泽,山色也显得暗淡沉闷,仿佛整个世界都被笼罩在一种淡淡的哀愁之中。
后两句“依旧负薪人不断,采残枝叶更刨根”则转向人事,尽管桃树已毁,但人们的生活还得继续,那些砍柴的人依然络绎不绝,他们不仅采摘剩余的枝叶,甚至还要挖掘树根,显示出生活的艰辛和对资源的竭力索取。这既反映了社会现实,也寓含了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写情,通过桃树被烧与人们生活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沧桑、生活不易的深刻理解。
盈舟载鱼虾,投泻清波际。
应无校人欺,独行流水惠。
非求升斗活,终免蝼蚁制。
江湖自相忘,洲岛亦还逝。
脱渊思曩戒,嗅饵省非计。
为生岂不幸,萍藻庶可翳。
之子适所遇,爱此山林居。
禅心庭下树,仙诀枕中书。
溪明暑醉后,洞暗春游初。
逢疴药箓补,得意琴声徐。
人生随乐住,世事与閒疏。
勿用挂云网,孤鸿翔太虚。